高校“原理”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考

2018-02-24 17:42谭文华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原理话语马克思主义

谭文华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一、引言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任务,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搞好“原理”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其终身受益。但总体来看,当前“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未能将教材体系有效地转化为教学体系。因此,开展“原理”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既是解决现有教材体系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的需要,又可以丰富当前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尤其是“原理”课的教学改革研究理论,推进相关的教学改革实践。目前,关于“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已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它们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原则、路径或策略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关于“原理”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仍不多见,且已有的成果多数聚焦于课堂教学,关注课堂之外的辅助教学、实践教学或课外拓展环节的甚少,而且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基于对高校“原理”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必要性的探讨,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原理”课教学改革实践和经验,从课堂内外两个视角,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探索“原理”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途径。

二、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当前“原理”课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较之于2013年修订版,该版教材在内容编排、逻辑调校、语言表述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在内容上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性,在逻辑上进一步理顺了各章、节、目之间的关系;在语言表述上更加通俗易懂、“接地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高校思政课教材无论怎么编写,都脱离不开高校教材具有的共同特点,即内容上的完整性、逻辑上的严密性、语言表达上的严肃性等等,但往往可能付出的代价是内容上的“大而全”、逻辑上的“流水账”、语言上的“高大上”,使得原本生机勃勃的理论变得有些刻板、枯燥,难以适合非专业学生的口味。编写者精心编写的教材并没有发挥出他们所期待的作用,也没有得到他们所期望的认可度。正如有学者所言:“全国性的统编教材,其在编写过程中有特定的要求和思考,表现在课程内容上更多的强调‘共性’和‘一般’。在话语体系上更多的是‘严肃书写’和‘公正叙述’,这样就必然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的紧张,理论由于失去鲜活的‘生活世界’而皈依于‘纯粹学术’。”[1]不可否认,尽管“原理”课教材的编写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上述问题仍在一定甚至较大程度上存在。当然,除了形式上的问题以外,“原理”课还存在与高中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的重复问题,尽管这种重复并非简单低级的照抄式的重复,但由于它们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大同小异,这样就给大学生留下了似曾相识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他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

笔者认为,目前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能一时难以改变,事实上也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因为高校教材包括思政课教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或套路。比如就“原理”课教材而言,原理还是那些原理,而教材的编写又不能按照中小学课本的那种虽然简明有趣但不失“稚嫩化”的路数来操作,所以一定程度上的枯燥乏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教师仍旧死抱着教材体系不放,采取照本宣科、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肯定难以实现教学的目标,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仅有教材体系而没有科学完备的教学体系,就无法实现教材体系的作用和功能,往往表现为课程实施过程的中断或课程标准的偏离。”[2]由此可见,实现高校“原理”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很有必要。在笔者看来,教材的价值其实就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一个教学的基本框架和教学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而在不偏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如何把这些原材料加工成大学生喜爱的饕餮大餐,则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加工转化工作,这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故此,依笔者之见,要解决“原理”课教材体系与大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教学实效,最主要的办法或途径就是充分发挥“原理”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研究、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把“原理”课教材体系努力转化为生动灵活、血肉丰满、形式多样、受学生喜欢的教学体系。

三、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途径

(一)通过解读和“转译”,实现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的转化

“原理”课教学,实际上就是“把深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重要文本通俗化、大众化,用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起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浓厚兴趣”[3]。由于听课是学生接受课堂信息的主要形式,所以实现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的转化是搞好“原理”课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原理”课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转化,就是“‘原理’课教师在对教材深入把握和解读的基础上,实现从文本话语、教材话语向教师教学话语的有效翻译、解读和转换,构建更加切实有效的让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4]。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笔者认为,要实现“原理”课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的充分转化,关键是要通过对教材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恰切“转译”,在教学语言上做到4“化”,即“大众化”“形象化”“情境化”和“时代化”。所谓教学语言的“大众化”,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把教材上高雅难懂、枯燥乏味的理论性、专业性语言解读或转译成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实践化、大众化语言,即要化难为易、化雅为俗。所谓教学语言的“形象化”,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表情、姿态、手势等无声的态势语言来配合有声语言,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均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以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谓教学语言的“情境化”,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随着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环节设置等情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绝不可以一种话语模式一贯到底。所谓教学语言的“时代化”,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具有时代特点的话语形式,包括恰当地利用相关网络语言来为教学服务,使教学语言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5]。

(二)以专题教学提升教学层次,实现与高中政治理论课相关内容的衔接

应当看到,高校“原理”课与高中政治理论课的相关部分存在内容上的重复,但这种重复其实就是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在表述形式上的大同小异。“原理”课教师首先必须搞清楚高校和高中两种不同层次的教材对这些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分别是如何表述或呈现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原理”课教学中尽可能地避免这种表述形式上的简单重复。当然,避免表述形式上的重复不是简单地规避这些原理和观点不讲,而是要以与高中不同的讲授或表述方式,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把这些原理和观点有效地呈现给学生。开展专题教学,即“教师结合社会、学生和教材实际选定几个主要问题,围绕这几个主要问题,分教师分专题进行教学”[6],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种重复问题。因为专题教学可以打破教材框架的束缚,发挥其专、精、深、活等特点的作用,以便聚焦于某个问题并把其讲精、讲深、讲透。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将“原理”课设置成11个教学专题,即“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与当代适用性”“唯物主义:理论及其实践”“唯物辩证法:物质世界的‘百变法术’”“人类认识的面面观:来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真理与价值:鱼与熊掌必须兼得”“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谜的破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商品价值的深层拷问”“马克思剩余价值论:解剖资本主义的手术刀”“资本主义:过去、现在和未来”“波澜壮阔五百年: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共产主义:人类数千年的梦想与期盼”等。在设计专题时,要使其内容尽可能紧密地联系历史和现实,要结合进最新的主要例子。在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多开展对话和交流。总之,开展专题教学,使得高校“原理”课与高中相关政治理论课相比,在教学层次上立意更高,在教学内容上更具深度和针对性,在教学形式上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较好地实现与高中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的衔接,消除大学生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复感。

(三)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拓展和深化“原理”课教学内容

“青年学生通过打开经典著作、研读经典著作,在跨越历史时空中与经典作家对话、交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别样的、其文本依据从何而来、后人对它们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基于怎样的考量等问题,从而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认识,熟悉、习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和逻辑思维”[7]。研读经典著作实际上是去追溯理论的源头,品味经典作家对当时现实的思考,咀嚼并消化原汁原味的理论,这无疑有助于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教学内容的深刻性,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专题教学设计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相关内容。例如,我们在专题“唯物辩证法:物质世界的‘百变法术’”中融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论部分内容的研读,在专题“人类认识的面面观:来源、本质和发展规律”中融入毛泽东《实践论》等相关内容的研读,在专题“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谜的破解”中融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相关内容的研读,在专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商品价值的深层拷问”“马克思剩余价值论:解剖资本主义的手术刀”和“资本主义:过去、现在和未来”中融入马克思《资本论》相关内容的研读,在专题“波澜壮阔五百年: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和“共产主义:人类数千年的梦想与期盼”中融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哥达纲领批判》相关内容的研读,等等。教师可提前安排学生去阅读这些经典中的相关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研讨。当然,经典著作的研读不能喧宾夺主,应该严格控制其容量和时间,一般以不超过课堂教学内容或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为宜,因为研读经典著作的目的是为了辅助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毕竟还是要以教师对教材上原理和观点的阐释,以及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达到让学生对原理和观点的理解和掌握为主。

(四)紧密联系当代实践,增强“原理”课教学的时代感、现实感和亲切感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毛泽东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不结合,那就不行。这就是说,理论与实际要统一。”[8]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理论也一定要与实践尤其是当代实践紧密结合。贴近时代或充满时代感的理论,与当代实践紧密互动的理论,才可能充满生命力、魅力和吸引力。“原理”课教师要摒弃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的教学模式,而应将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当代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采用从理论到实践的“空对地”和从实践到理论的“地对空”的“空——地互动”教学模式,努力揭示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把“原理”课上成一门既“顶天”(有理论深度)又“立地”(有实际例子支撑或曰“接地气”)的一门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课。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我国4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运用生动的典型实例阐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和运用典型案例,揭示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总之,只有将理论与当代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对“原理”课教学内容始终充满新鲜感、现实感、亲切感,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从而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力地提升“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

(五)开辟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提升和巩固“原理”课教学实效

所谓第二课堂教学, 是指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的、相对主课堂教学而言的、融教学内容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之中的教学环节,它在教学内容、形式、互动、实践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9]。在发挥“原理”课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之一的同时,可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辅修课程和交流平台即第二课堂对“原理”课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提升和巩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一是在“原理”课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一些辅修课程。例如我们开设了《与大师对话》公选课,包括10个专题讲座,旨在通过介绍国内外主要哲学家、思想家的思想和观点以拓展学生的相关知识面,该课程主要由原理教研室的教师承担;二是加强“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师生交流平台建设,吸收具有丰富相关知识背景的教师作为研究会的指导老师或顾问,并通过各种校园媒体推介这一师生交流平台,使更多的教师和青年学生有机会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交流之中;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为主,在全校各学院、学校党校等单位开设“发展党员培训班”,举办“《共产党宣言》讲座”,让更多的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来阅读或重温经典,增强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四是持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会议精神宣讲活动”,让大学生及时了解世情国情党情,了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方略,等等。这些辅修课程和交流平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校园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强,汪涛.马克思主义叙事及其现实向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新视角[J].教育评论,2010(5):87-89.

[2]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42-47.

[3]田鹏颖.略论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30-32.

[4]王倩.高校“原理课”教学话语系统的转换探析[J].三峡论坛,2015(1):95-98.

[5]谭文华.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四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3-114,117.

[6]于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67-69.

[7]林怀艺.“原理”课教学中的经典著作学习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83-87.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90.

[9]陈再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第二课堂教学的延伸[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54-56.

猜你喜欢
原理话语马克思主义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