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管风琴演奏平台的传统管风琴作品改编研究

2018-02-24 18:58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音区管风琴踏板

苏 媛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管风琴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排笛。在欧洲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后,成为构造复杂、体积庞大、性能丰富且成本昂贵的乐器。管风琴是键盘乐器,但是由于其采用风管物理发声,因此又属气鸣乐器a气鸣乐器:乐器五大类别之一,是由管体中的空气柱受外力激振所产生的纵振动而发声,此类乐器除了有传统分类中的管乐器还包括:簧风琴、手风琴、口琴等自由簧乐器以及一些特殊的发声器。类的混合性乐器。管风琴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种类。

电子管风琴又称为双排键电子琴(Electron organ),起源于管风琴。它的出现晚于管风琴。1934年,美国人劳伦斯·哈蒙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风琴,称之为哈蒙德琴(Hammond Organ)。它作为第一种电子乐器,标志着电子音乐元年的开始。经过多年的演变和改良,现代电子管风琴采用音源发音,琴体由音序器b音序器:又称声音序列发生器,具有丰富的编辑和存储功能。及周边控制器组成,可以让电子管风琴生成美丽多变的声音元素,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学习经验,从比较两种乐器的结构差异入手,试分析在电子管风琴平台上改编与演奏传统管风琴作品的若干特点,为改编管风琴作品、丰富电子管风琴演奏作品、完善电子管风琴演奏技巧提出经验借鉴。

一、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结构比较

从管风琴的外观来看,分为一层或者多层的手键盘(最少2层,一般为4—5层,多为6—7层)、脚键盘、音栓及连接键盘的装置按钮等。音栓和脚下的踏板是用来控制管风琴的音高、音量和不同的音色转换。管风琴的发音是依靠音乐厅或教堂墙壁上多根铜质或木制的音管来完成的。音管主要分为哨管、簧管和木管三大类,它们是和高大的厅堂构筑在一起的,固定在舞台或教堂的后墙。其中,最长的是低音音管,长达64英尺(约19.5米),直径近3英尺(约91.44厘米),最短的是高音管,仅如一支小口哨大小。为了让音管发出宏大、优美、饱满的声音,需要有足够的风力才能实现。早期的大型管风琴常常有几十个大风箱,由十几名甚至是几十名强壮劳力压动杠杆装置鼓动风箱送风,到了近代才开始使用电力鼓风机实现送风。

管风琴由大量音管、音栓和复杂的地声原理构成,能激发出人类对音乐的敬畏之情,它所产生的丰富和声不逊色于管弦乐队。管风琴的特点是能发出多种不同的音色,能模仿出管弦乐团的演奏效果,可以进行丰富和声的演奏。这是由于管风琴除设有多层手键盘(最少2层、一般为4—5层、多为6—7层)外,还设有脚键盘、音栓、连接键盘的装置按钮等。这些音栓及踏板主要用来控制音色、音高、音量转换及形成多种音响效果,丰富的音色变换就是靠管风琴上的音栓来控制的。

电子管风琴中,除个别型号的脚键盘、手键盘的音区与管风琴基本相同外,其他型号的键盘基本为两层。构造相对简单,没有管风琴那般外露的、复杂庞大的音管,键盘的数量和层数也没有管风琴多,发声方式与管风琴也不相同,电子管风琴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出更加丰富的音色,它不仅可以演奏出管弦乐团的音响模式,还能演奏出风格迥异的作品。电子管风琴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90年代在中国普及,21世纪得到蓬勃发展。电子管风琴与其他乐器相比,虽然其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发展速度很快,至今已十分成熟。当前,常见的电子管风琴有国产的吟飞系列、美得理系列、日本的EL系列等。国产电子管风琴和进口电子管风琴,除在内部构造的音色及节奏路径制作上略有不同外,其外观无太大的区别。

电子管风琴由音源、音序器及周边控制器等组成,在电子管风琴的内部以芯片形式存在,通过电子音源发声,依靠计算模拟或者回放真实音响采样而合成或再现各种声音,常见的几种声音合成方法有:高级记忆回放系统AWM(Advance Wave Memory)、频率调制系统FM(Frequency Modulation)、虚拟物理模型合成技术VA(Virtual Acoustlc Synthesls)等。电子管风琴不仅仅局限于模仿管风琴音色,它还能够生成多种音色,从而产生优美多变而又富有魅力的音响,通过一件乐器即能完成多个声部、不同风格大型作品的演奏。

尽管管风琴和电子管风琴产生年代、乐器结构、发音方式有较大的差异,但是这两件乐器均属于键盘乐器,电子管风琴亦是管风琴家族的一员。它们都由多层手键盘、一层脚键盘及音量踏板、感情踏板等部件构成,都具有双手双脚同时演奏多声部的独特演奏方式。在各类乐器中,用脚来直接参与带有音高的键盘演奏,目前也只有管风琴家族的各分支乐器了。

二、电子演奏平台上的管风琴作品改编

由于传统管风琴的结构庞大且复杂,工程造价非常高,受管风琴数量较少这一客观条件限制,目前在国内,学习与演奏管风琴均会受到场地限制。因此,流传下来的诸多优秀管风琴作品没有机会供观众欣赏,这些音乐作品也就此远离了热爱它的听众。而以电子管风琴作为替代乐器进行管风琴作品的改编移植,不仅能将管风琴作品积极地展现给热爱这些作品的听众,同时也能借鉴传统管风琴的演奏技法,丰富电子管风琴的演奏作品。

(一)乐谱的改编

从记谱法来看,管风琴和电子管风琴都是用三行谱的记谱方式和声部分布,都是擅长演奏交响化、多声部的作品。有些乐谱基本上不用改动就可以在电子管风琴上来演奏。但有些管风琴曲因演奏音区较为宽广,所以在移植改编过程中就要注意音区的变化,需充分利用电子管风琴的音区操控键来进行改编。

(二)音色的选择

管风琴是一种具有交响化表现能力的乐器,可以说是最早模仿交响乐队的乐器。它的音色可以通过音栓的选择来模仿交响乐中的各种效果。所以说,对音栓的选择配置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管风琴的音色配置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讲究,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音乐特点的音栓配法。

音栓也可以称之为拉栓,是圆形的突钮,可以推进推出。管风琴上多数的音栓是用来模仿其他乐器音色的,这和电子管风琴很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管风琴的音栓模仿乐器只是近似而已,并不是像电子管风琴那样模仿逼真。对某一种音栓,每个人听起来都有所不同,似是而非的感觉。而在各种类型的管风琴上的音栓有多少,都有哪些,也都是不一样的,并没有统一的规格。管风琴上常用的音栓分为:基础音栓(foundation stops)a基础音栓(foundation stops):是一些上下八度关系音栓,将此用在标准音高的8′音栓时,使用这种音栓可同时复合发出若干上下八度同名音。、变声音栓(mutation stops)b变声音栓(mutation stops):是一些五度或十二度关系的音栓,将此用在标准音高的音栓时,使用这种音栓可同时复合发出上行五度或十二度(22/3′)音。使音色较为丰富。变声音栓是一个音栓控制一排管列。、混合音栓(mixture stops或者compound stops)c混合音栓(mixture stops或者compound stops):是一些每个音栓控制多排管列的音栓。每个混合音栓控制2-5个管列不等,这些管列是选自上述标准音栓(同度音栓)和变声音栓两者的管列混合组成,发音色彩辉煌。、联键音栓(couplers)d联键音栓(couplers):这不是直接控制音管发音的音栓,而是某两种键盘之间的一种联结器。利用它可使某两种手键盘,或使某一手键盘与脚键盘联结起来,只需在一副键盘上就能使两部分键盘控制的某些音管同时发音。、主音栓或基本音栓(diapason stops)e主音栓或基本音栓(diapason stops);是一类重要的音栓,其音色具有管风琴特色。大型管风琴上有多个主音栓,它们的差别在于其音管的尺度不同和材料不同(木管和金属管),从而发出不同的主音栓音色。主音栓均为哨管音栓(flue stops),分为开管主音栓(open diapason)和闭管主音栓(stopped diapason)两种。前一种一般为金属管,后一般为木质管,后者较前者更加柔美。等。

电子管风琴的音色都是通过电子音源发音,不仅仅局限于管风琴的声音,还有很多乐器的声音。所以在音色移植改编方面就不能将乐谱中的音栓配置全部移植到电子管风琴上,只能根据电子管风琴现有的管风琴音色和其他乐器的音色组合来重新进行配置改编,尽量力求与原作的音栓配置音色接近。

(三)键盘的移植

管风琴上的手键盘有二至七层之多。它们依次地排列成台阶状,每一层都有61个键,这些键盘又各自控制着一套发音系统。管风琴的键盘基本分为:大键盘(Great organ)或称大管风琴键盘(Great organ manual)f管风琴键盘中最重要的基本部分,发音结实而有力。;强弱音键盘(swell organ)g这部分键盘可以通过一个强弱音的踏板,又称表情踏板进行控制,在这层键盘上可以演奏出音的强弱。,伴唱键盘(Choir organ或positive organ)a键盘特点是发音柔美,主要用于合唱伴奏。;独奏键盘(Solo organ)b适用于独奏,不适合和其他部分的管风琴混合使用。;脚键盘(Pedal organ)c在脚的位置上,标准的脚键盘的音域为32键。。在演奏中,具体使用哪一层键盘需要参照作品中键盘位置的指示来选择。

电子管风琴因为体积小,能够灵活搬运,所以适合在任何场所进行演奏。它的键盘一般只有两层。在进行管风琴的作品移植改编时,可以将电子管风琴的第一层作为大键盘,第二层(上一层)作为强弱音键盘或者伴唱键盘来使用,将管风琴的脚键盘移植到电子管风琴的脚键盘演奏,但因为电子管风琴中的脚键盘音域少,所以还是要进行脚键盘的音区移植改编。

(四)音区的调整

音区移植改编是管风琴作品移植改编中最重要的部分。电子管风琴在演奏管风琴的作品时,经常会出现键盘音域不够的问题,这就要通过音区的移植技术来解决。

一般来说,这类问题主要集中在电子管风琴脚键盘的演奏上,要确保在不破坏原谱和原有的音响效果的情况下,进行音区的移植改编。音区转换移植的优劣是表现好原作品的先决条件。在进行音区移植的时候,首先要划分好作品中的乐句,然后分析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清楚乐句中的气口等,接下来要考虑到脚法的设计,即选择用双脚演奏还是用单脚的脚尖或脚跟来演奏。

在脚键盘音区移植过程中,不能破坏旋律的完整性,确保原谱中的旋律线条不会因为音区的改变而中断。在电子管风琴演奏时也要注意用双脚的交替演奏脚法来演奏,这样才能保持旋律的完整。此外,个别音符和旋律的音区在向下移低八度过程中,为了保持与管风琴演奏的音和音区一致,必须要在琴的功能上、音高上做一些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与管风琴的脚法、谱面、音响保持一致。

(五)演奏方法的改变

在脚键盘较少的电子管风琴作品中,更多的脚键盘演奏是用左脚单独完成的,右脚主要负责音量踏板、滑音踏板及音色转换的工作。而管风琴的脚键盘演奏都是用双脚来完成的,所以在电子管风琴上演奏时,也一定要进行双脚移植改编演奏,以此来保持声部的连接。此外,由于两种发声原理的不同,它们的演奏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在不同时期的传统管风琴作品中,演奏方法是不相同的,因此在电子管风琴上演奏不同时期管风琴作品时,也要注意沿用符合当时历史时期管风琴的演奏方法。

例如,管风琴有着与其他键盘乐器不同的特点,管风琴能无限地延长其发出的声音,但是像电子管风琴一样的触键力度变化在管风琴上却是没有的。它的强弱层次变化是靠音栓、踏板和音符的时值来保持时间、离键的长短来实现变化的。也就是说,作“强”时,触键时间长;作“弱”时,则触键时间短。管风琴演奏中的离键技术也很重要,如果离键太快,管风琴的风管还处于没有完全闭合的状态下,就会出现很仓促且完全没有美感的收尾音。所以,在离键时,要做到有准备地离开,尤其是在乐句的结束部分和和弦结束的地方,处理得要比原作品音中的时值稍长一些,这时才会给风管一个完全闭合的时间,那么发出来的收尾音也就感觉很完整、很优美了。电子管风琴虽然不是用风管物理发声,但也要遵循这些管风琴演奏的技术,才能将管风琴的作品完整地体现出来。

在浪漫主义时期管风琴的乐谱中,出现了强弱音的力度记号和表情记号,演奏中多了对感情踏板的控制,这些踏板可以细微、明显地控制旋律的强弱变化。这些变化都应该在电子管风琴的演奏过程中体现出来。

(六)演奏风格的传承及演变

在演奏电子管风琴时,传统管风琴作品的风格需要得到全面的保持。法国浪漫派的音乐和巴洛克时代的音乐特点不同,法国浪漫派的和声色彩强烈,旋律优美,以主调音乐为主。巴洛克时期的管风琴作品强调乐句前和终止式之后出现使用的“准备(Articulation)”。这些作品的整体风格在电子管风琴的演奏中也需要原封不动地保持下来。这些特点,有时体现在主题与副题织体的对比上,在作品中大量出现调性对比和和声色彩的变化,在演奏中同样需要突出其变化的特点,尤其是在有大、小调性的对比时,当作品在展开部中情绪激昂起来后,在电子管风琴的演奏中也同样突出其宽广、宏大的气势。

结语

对比管风琴和电子管风琴两种乐器在功能结构、演奏方法及演奏形式的不同,通过分析传统管风琴作品在电子管风琴平台上的改编与演奏过程后,可以发现电子管风琴平台上演奏传统管风琴作品,对电子管风琴的演奏者来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键盘区域、音栓使用、音色选择、音区调整、功能调配、演奏方法等诸多方面的不同,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改编、创作乐曲及对原作品中的音色及节奏制作和改编的能力。通过科学而合理的改编,电子管风琴完全可以展现出传统管风琴作品宏大或柔美的对比效果,显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传统管风琴音乐风格及作曲家的特殊印记。

猜你喜欢
音区管风琴踏板
单踏板不可取
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演奏技巧的对比性研究与思考
浅谈延音踏板在钢琴演奏中的用法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七问管风琴
关于女生声种的鉴定
探究圆号各音区的练习方法
琴声无边,乐韵悠扬
浅谈钢琴踏板的运用
帕切贝尔的管风琴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