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螺旋桨扫描技术在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8-02-24 13:54冯玉高樱谢定祥李树荣
中外医疗 2018年35期
关键词:伪影应用效果

冯玉 高樱 谢定祥 李树荣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5.190

[摘要] 目的 评价MR螺旋桨扫描技术在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方便收集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该院—进行双肾MR检查的患者共260例,将其中显示肾损伤的20例患者在常规FSE序列扫描的基础上同时接受螺旋桨(Propeller)技术扫描,将所得图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为螺旋桨技术扫描所得图像,对照组为采用常规FSE序列扫描所得图像,比较两组不同扫描方式所得图像的伪影发生情况以及图像质量。结果 实验组有肾盂伪影2例(10.0%)、肾盏伪影1例(5.0%)、血肿伪影2例(10.0%)、肾阴影伪影3例(15.0%)分别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0、21.645、17.921、6.451,P<0.05)。实验组图像清晰度、准确度、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88.17±6.38)分、(87.32±6.47)分及(90.73±4.15)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3、7.851、5.194,P<0.05)。结论 MR螺旋桨扫描技术在肾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MR螺旋桨扫描技术;肾损伤;FSE序列;伪影;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45.2;R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2(b)-0190-03

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生殖疾病,多由贯通伤、医源性损伤、钝性损伤所致,其中,约80%为钝性损伤,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以血尿、局部肿块以及腰外伤等为显著表现,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肾损伤治疗前一般需进行影像学检查,便于医师掌握患者肾损伤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MR检查便是其中之一。目前,MR检查中常规FSE序列是常用的扫描技术,此扫描技术适用于图像成形,但不够完善[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先进医学成像扫描技术日益成熟,MR螺旋桨扫描技术逐渐推广,并开始用于肾损伤诊治中,该技术不仅图像清晰,而且伪影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3]。该文笔者通过在双肾MR检查中进行螺旋桨技术扫描并观察分析,以探讨评价MR螺旋桨扫描技术在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进行双肾MR检查的患者共260例,其中肾损伤20例。选取此2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10例,女性10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62.4±5.91)岁,体重最轻51 kg,最重85 kg,平均体重(66.9±3.19)kg。所有入组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对该研究知情,该次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20例肾损伤患者均接受双肾MR平扫。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配合训练。患者采用足先进,仰卧位;扫描设备为1.5T超导MR扫描仪(Brivo MR355,GE),线圈采用8通道相控阵体部线圈及脊柱线圈,使用呼吸门控,扫描范围依据实际情况包含肾脏及其病變,在常规FSE序列扫描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螺旋桨技术扫描。

将所得图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为采用MR螺旋桨技术扫描的图像,对照组为采用常规FSE序列扫描所得图像。实验组扫描相关参数如下:①TE,93m s;②TR,5500 ms;③矩阵,384±320;④回波链长度,24左右;⑤层间距1 mm,层厚6 mm;⑥激励次数,1.5次;⑦扫描时间,162s;对照组相关参数如下:①TE,102 ms;②TR,4300 ms;③矩阵,320±256;④回波链长度,19左右;⑤层间距1 mm,层厚6 mm;⑥激励次数,3次;⑦扫描时间,162 s。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肾损伤患者不同扫描方式的肾盂伪影、肾盏伪影、血肿伪影、肾阴影伪影数量。②评价肾损伤患者不同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包括图像清晰度、图像准确度、整体图像质量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处理这次研究的数据,[n(%)]用来表示计数资料,予以χ2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伪影情况

260例进行双肾MR检查的患者中,20例肾损伤患者在常规FSE序列扫描(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了螺旋桨技术扫描(实验组),结果发现,实验组伪影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图像质量

比较两种扫描技术的图像质量,数据显示,实验组的图像质量各指标评分都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因此,若是肾脏功能急剧恶化,可能严重危害机体健康,甚至致死。肾损伤是指肾脏受到外来暴力的打击引起肾脏以及血管不同程度上的破坏,是泌尿系损伤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可分为开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4]。临床上,关于肾损伤一般包括肾周围损伤、肾蒂部损伤、肾挫伤、肾裂创、肾贯通性创伤等类型[5]。肾损伤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尽早诊治肾损伤,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基于有磁距的原子核在磁场作用下,产生能级间跃迁的原理而采用的一项检查技术,具有多方位、多层面成像的基本特点,在医学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肾损伤病患也深受其益。FSE序列是肾脏MR检查中最常见的扫描序列之一,相比传统FSE序列,螺旋桨扫描技术最大的不同点在于K空间采集方式不同[8-9],其反复填充K空间的中心区域,便于获得大量数据,且真实性高,空间周围常常存在部分重叠现象,通过校正、重建等处理,剔除部分失真图像,消除伪影[10]。该次研究中,260例双肾MR检查患者中的20例肾损伤患者均同时接受常规FSE序列扫描(对照组)与MR螺旋桨扫描(实验组),结果显示,实验组肾盂伪影、肾盏伪影、血肿伪影、肾阴影伪影比率分别为10.0%、5.0%、0.0%、15.0%分别为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图像清晰度、图像准确度、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88.17±6.38)分、(87.32±6.47)分、(90.73±4.1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吴丛业等[11]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采用MR螺旋桨扫描技术的图像清晰度(85.14±5.32)分、图像准确度(88.68±5.49)分、整体图像质量(91.06±4.12)分,明显优于FSE序列扫描的结果相一致。因此螺旋桨扫描技术提高了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以及准确度。

综上所述,使用MR螺旋桨技术扫描来诊断肾损伤,图像质量高,伪影少,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蓝海洋. MR螺旋桨扫描技术在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影像技术,2017,29(2):31-32,44.

[2]  茅春宇,金彪,王永杰. 浅谈MRI增强扫描技术在诊断肩袖损伤中的应用[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5):520-521.

[3]  张春华. 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在腹部损伤中的应用57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447-2448.

[4]  范嘉太,田进军,张伟. 螺旋CT增强及延时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2):125-127.

[5]  赵绘萍,蒋高民.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重度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11):793-794,802.

[6]  王霞,王金泉.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记物的作用机制及潜在治疗意义[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28(3):318-322.

[7]  K.L.Nguyen,J.M.Moriarty,A.N.Plotnik,et al.肾损伤病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应用纳米氧化铁增强MR血管成像进行血管成像:迈向病人特殊护理的一步[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2).

[8]  李雪,李德天,張蓓茹. 造影剂引起急性肾损伤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1):42-45.

[9]   王宏涛,田静,顾业强.3.0TMRI肩关节磁共振螺旋桨采集(PROPELLER技术)与常规扫描技术的对比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4):92-93.

[10]  李郑,何玲,顾秀婷.磁共振成像-螺旋桨技术在消除踝关节运动伪影和改善图像质量方面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5):2105-2108.

[11]  吴丛业,季大玺.对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治的新认识[J]. 中国血液净化,2015,14(4):192-195.

(收稿日期:2018-09-11)

猜你喜欢
伪影应用效果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CBCT金属伪影产生规律研究分析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
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机理及其解决办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