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8-02-24 05:26夏杨张惠军陈宇强李强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临床疗效安全性

夏杨 张惠军 陈宇强 李强

【摘要】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接诊的冠心病患者88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组和B组(n=44)。A组施以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施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或者阿托伐他汀,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且两者的不良反应相当。

【关键词】冠心病;安全性;瑞舒伐他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目前,冠心病作为一种老年疾病,具有猝死率高以及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通常由心脏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狭窄以及心肌收缩功能减弱等所引发,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现代研究表明,应用他汀类药物能够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血脂指标进行有效的改善,并有助于减少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2]。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8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数字抽签的方式将所选病例分成A、B两组,各44例。A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49~68岁,平均(62.78±3.15)岁;病程0.4~10年,平均(4.37±0.82)年。B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48~69岁,平均(62.17±3.09)岁;病程0.5~10年,平均(4.25±0.91)年。

患者入院后经检查确诊符合《冠心病ST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压、胸痛以及心动过速等症状,病历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排除标准[3]

(1)有其它肿大脏器病变者。(2)应用雌激素者。(3)肝功能不全者。(4)肌病者。(5)妊娠期女性。(6)近30 d内应用过能够对血脂产生影响的药物者。(7)过敏体质者。(8)肝炎者。(9)失访者。

1.3 方法

对两组都施以常规治疗:应用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嘱咐不使用抗氧化药物。A组加用瑞舒伐他汀,详细如下: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经口服用,1次/d,维持治疗6个月,本药品由“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规格:10 mg/片。B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详细如下:阿托伐他汀钙胶囊,20 mg/次,经口服用,1次/d,维持治疗6个月,本药品由“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规格:20 mg/粒。

1.4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腹痛等)的发生情况,并经统计分析后作出比较。

1.5 疗效判断[4]

(1)显效,心绞痛彻底消失;病情控制良好。(2)有效,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心绞痛分级减少≤1级。(3)无效,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无变化,心绞痛分级未改善。以[(显效+有效)/例数*100%]公式计算两组的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安全性分析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效果分析

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上,冠心病比较常见,以血液脂质代谢异常为主要病理改变,可引发脂质大量沉积的情况,使得心脏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病变,为高脂血症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有报道称,通过合理控制血脂,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而他汀类药物则是冠心病患者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内皮功能以及抗炎等作用,能够有选择性的对HMG-CoA还原酶进行有效的抑制,并由此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而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则是我国临床现阶段中比较常见的两种他汀类药物,当中,阿托伐他汀能够顺利经过细胞膜,并进入到细胞中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瑞舒伐他汀的亲油性比较低,但其肝选择性则比较高。此研究中,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疗效同B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且两者的药物副作用也相当。

总之,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应用瑞舒伐他汀亦或者是阿托伐他汀,都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且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也相当。故,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一种最佳的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理科,陈 宇.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6,27(12):1611-1613.

[2] 黄伟胜,杜颜利,陈小云,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与安全性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z2):128-130.

[3] 张 胜.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1):60-63.

[4] 王櫻姿,刘 丰.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冠心病和(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3):302-304.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瑞舒伐他汀临床疗效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研究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