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生儿ICU呼吸机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对策

2018-02-24 05:26侯平次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

侯平次

【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ICU呼吸机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5例(7.14%),住院时间为(16.67±1.3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例(20.00%)、(21.26±1.07)d。研究组满意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采取针对性,不仅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也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新生儿;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获得性肺炎是ICU危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危重新生儿往往因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极大地增加了患儿的死亡率。研究表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分别达到20%~58%与18%~33%,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病原体。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原发肺部疾病、床头高度、早产儿、留置胃管等。因此在护理时需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加强护理措施。本研究旨在探究新生儿ICU呼吸机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9例,女61例,平均胎龄(35.36±2.77)d,平均出生体重(2014.05±160.77)g,呼吸窘迫综合征57例,病理性黄疸49例,高胆红素血症2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3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一般健康教育及呼吸机通气治疗的常规护理等。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具体为:①向家属讲解有关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等,争取家属的信任与配合;②抬高床头15°~30°,以避免新生儿食物反流与误吸的发生,做好气道护理,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证起到通畅,定期为新生儿翻身,防止褥疮;③每天评估新生儿的口腔状况,预防口腔感染,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抑制剂,预防消化道溃疡;④认真评估新生儿的镇静程度,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实施程序化镇静。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标准[2]:新生儿在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及撤机、拔管48小时内,出现发热、气道脓性分泌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新的浸润阴影;②记录住院时间;③在患儿出院日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问卷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对护士的仪表仪容、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健康教育、操作技能等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在9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5~90分为满意、75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5例(7.14%),住院时间为(16.67±1.31)d;对照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14例(20.00%),住院时间为(21.26±1.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非常满意53例(75.7%),满意14例(20.0%),不满意3例(4.3%),满意率为95.7%;对照组非常满意38例(54.29%),满意21例(30.0%),不满意11例(15.7%),满意率为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机械通气治疗是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但护理不当,十分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人认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了胃-肺感染路径密不可分,胃肠道内细菌移位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3]。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体位干预:研究表明,适当抬高床位可促进食物消化与胃排空,防止食物反流及细菌逆向定植,并且也有利于减少心肺负担。②口腔护理:做好口腔的清洁,有助于健康口腔内的细菌生长、繁殖及移行,避免口腔的正常防御体系遭受破坏;③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有助于防止食物反流;④缩短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一大措施,研究表明,程序化镇静有助于减少少呼吸机使用天数。以上根据“循证实践指南”制定护理计划,可使护理措施有據可依,遵循科学的原则,令人信服。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新生儿采取针对性,不仅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也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芬城,陈敏慧.呼吸道集束化管理对预防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2(15):2040-2041.

[2] 刘 坤,刘晓丹,李 琳,等.国内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的Meta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6):18-22.

[3] 杨晓枫,涂丽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44-2445.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