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的有机融合

2018-02-24 05:34于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提高素养经典诵读

于超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结合语文教学,运用诵读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文化内涵。发挥国学经典诗词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经典诵读;诵读方法;提高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72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学生的生命,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文化血脉,我们要把经典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语文课程进行文化浸润。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能够为广大学生打下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基础,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文化内涵。因此,运用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进行道德教育,是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内涵的有效方法。

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进课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对学生有很大的好处。教育学家都知道,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等都是人格养性的重要因素,是最难“教”的,至少不能用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式来教。这种有关“德性”的成长,是在一种“陶冶”“熏习”,或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因此,当代许多国学教育专家通过反复研究、实验证明:0—13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记忆力、接受力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下来,牢牢地背记,并深深地刻在脑海里。背诵是孩子的强项,在孩子该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我们应该将一些经典的东西让其储存到大脑里,培养孩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孩子在诵读国学经典时,没有必要让他知道其深刻含义,只要记住就行了,他们长大后,必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在教学中,我们要寻找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序列的诵读。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

国学经典诵读很重要,但不是孤独的,也不是唯一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将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有机融合。

1. 建设班级国乐背景音乐与诵读融合,指导学生诵读经典的同时,以中国古典音乐创造清新高雅氛围的班级背景音乐环境,用国乐美化孩子的学习环境。以《渔歌》《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主要风格明朗、愉快的国乐作为学生开始晨读和午读的引导音乐,能够很快营造出平和、安宁、幽远、古朴而又充满书香氛围。将其巧妙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稀释喧嚣、淡化浮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甚至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从而培植健康身心、良好性情、完整人格,为日后学会变生存压力为生活智慧,化琐屑生活为和谐人生奠定一生受用的基础。

2. 教师推荐与引导阅读融合,每天坚持练粉笔字,将诗歌推荐与之相结合,每天根据天气,心情,季节等板书相关的诗带着学生背诵,桃花开了,就写《惠崇春江晚景》等与桃花相关的诗;下雨天就积累一首写雨的诗如《春夜喜雨》,刮风了就推荐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

3. 学生自读与诵读展示融合,让学生回家阅读古诗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背会,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展示,让学生从展示中收获自信,收获成功,收获古诗背诵的快乐。

4. 经典诵读与表达融合,在学生背诵经典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扩充意境,补充感受,续编情节,把流传千古的诗词佳话、美文华章,或歌或舞或吟,进行诗情画意,美轮美奂的再现和演绎,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了“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迎中秋,庆国庆”经典诵读活动。我们还可以开展年级经典背诵擂台赛、音诗画表演等。

5. 开展活动与体验诵读乐趣融合,为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们把“诵读”和“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诵读经典更富吸引力。努力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开展学生喜欢的读书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获得更多享受成功的机会。

6. 激励评价与获取诵读成就融合,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国学诵读层次,激发诵读兴趣,养成正确的诵读习惯,着眼于通过发挥激励评价功能,坚持“多奖励,不强求”“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用“看谁读得准,背得熟,记得牢”为标准,给自己画星,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激发学生诵读、熟读、直到背诵的浓浓兴致。此外,在学生达到某项要求的时候给予相应的等级称号, 各项表现突出的, 授予“书香好少年”称号。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自然诵读,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7.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融合,许多学生有了经典诵读的兴趣,但如何诵读,学生却心中无底。为了更好地将经典诵读落到实处,使经典诵读成为有效的诵读。我们可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一是每班每周開设一节经典诵读指导课。这节课可以是经典诵读欣赏课、诗文韵律课、诵读游戏课、古诗词游园课等,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课,引导学生学会诵读;二是每月举办一次诵读交流会,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赛读等方式,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好的诵读方法;三是课内带动课外,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国学经典内容,采取年级段不同,经典诵读方法的指导各有侧重的办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乡中心校 477175)

猜你喜欢
提高素养经典诵读
培养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素养
提升记忆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将“经典诵读”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研究
快乐阅读能够成就人的精彩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