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2018-02-24 05:26李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服务质量

李莉

【摘要】某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有120例,按入院时间将这些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六十例,观察组六十例,且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经过观察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满意度评分要高,住院天数和投诉率也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优质护理模式更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优质护理模式;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我们将2016年6月~2017年1月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2月到9月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2~67岁,其中冠心病患者有19例、高血压病患者有2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10例、心力衰竭患者有7例、心肌梗死患者有3例。观察组的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4~72岁,其中冠心病患者有18例、高血压患者有2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13例、心力衰竭患者有5例、心肌梗死患者有4例。通过比较分析,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概述

1.2.1 设置对照组

常规护理服务模式通常会告诫患者注意休息,尽量卧床并给予吸氧,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按照医师的叮嘱检查患者服药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1.2.2 设置观察组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对患者进行五种管理,即情绪管理、饮食管理、病情管理、病房管理以及服务管理。以下为各个管理的详细内容:

(1)情绪管理主要是保障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因为情绪波动太大或者心态消极容易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充分的了解后,要及时的和患者沟通,并掌握沟通技巧。此外,心血管内科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护士应耐心聆听患者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如果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存在变化,应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以保证患者情绪稳定。同时也可以采用科学的疗法进行心理情绪方面的治疗,鼓励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

(2)饮食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饮食来加快患者身体的痊愈。饮食管理能够对患者的用餐进行全面的指导,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制定适合他们的饮食计划和食物摄取表,从而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另外,饮食管理还会指导患者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蠕动, 防止便秘。

(3)病情管理主要是关注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病情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是治疗患者的关键部分。该管理模式能够及时检查患者疾病的各个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记录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此外,还要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展科普讲座的形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知识教育,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有所了解,并自觉约束促自身行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4)因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病情的恢复程度,所以病房管理对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包括保持房间空气流通和干净整洁;减少病房设备,避免造成病房过道堵塞或秩序混乱;加强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教育和相关宣传,让患者知晓医院的专科特色以及出入院流程等;健全病房制度,设置温馨公告栏,提示所有病人和医护人员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进而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疗养环境。

(5)服务管理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患者的病情稳定。在管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談举止和处事态度,多和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做到礼貌得体、态度亲和。在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时,要尊重每一位患者的隐私,完善护理规章制度, 强化护士服务理念,做好培训考核工作,以提升医护人员的道德水平、职业修养和工作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基础护理和特色护理相结合。

1.3 两组投诉率比较

在观察组的60例中,有6例遭投诉,投诉率为10.0%,在对照组的60例中,有19例遭投诉,投诉率为3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9,P<0.01)。

2 讨 论

通过观察比较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的高出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也比对照组的高出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住院时间更短,投诉率更低。由此可见,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常规护理服务模式更有利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患者护理效果的改善。另一方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住院时间会有所缩短,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提高。对于医患关系和医院口碑而言,这种模式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不久的将来,其定会被临床普遍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登群.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6(13).

[2] 克家连.护理干预应用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6):119.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模式服务质量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保服务质量的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的提高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
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应用疗效探讨
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评价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