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丙亚胺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对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心脏毒性的作用评价

2018-02-24 05:26黄永芬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参麦注射液

黄永芬

【摘要】目的 评价右丙亚胺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对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分成对照组(n=35,右丙亚胺治疗)与观察组(n=35,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心肌酶数值变化、LVEF、cTnT、BNP以及心电图。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K、CKMB、LDH以及a-HBD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LVEF、cTnT、BNP水平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右丙亚胺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可减少心脏毒性,效果满意。

【关键词】右丙亚胺;参麦注射液;急性白血病;心脏毒性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本文笔者通过对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评价右丙亚胺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对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心脏毒性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0~57岁,平均(36.7±2.48)岁。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1~59岁,平均(35.4±3.97)岁。上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客观分析,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右丙亚胺治疗,蒽环类药物化疗前

30 min,快速静脉滴注500 mg/m2右丙亚胺注射液(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准字H20061157)。(2)观察组联合右丙亚胺与参麦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脈滴注40 ml/d参麦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021),1次/d,化疗结束之后停止使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的心肌酶数值变化,即CK(磷酸肌酸激酶)、CKMB(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LDH(乳酸脱氢酶)、a-HBDH(a-羟丁酸脱氢酶)、AST(谷丙转氨酶)。(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VEF(左室射血分数)、cTnT(心肌肌钙蛋白T)、BNP(B型利钠肽)进行比较。(3)观察并统计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t和x2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心肌酶数值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K、CKMB、LDH以及a-HBDH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LVEF、cTnT、BNP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LVEF、cTnT、BNP水平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心电图异常

观察组8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22.85%(8/35),对照组17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48.57%(1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07,P=0.000)。

3 讨 论

右丙亚胺为双内酰亚胺类化合物,也属于细胞内交联剂,可轻松穿透细胞膜,水解成开环螯合剂,可与多种金属离子螯合,去除三价铁离子,抑制自由基,减轻心脏毒性[1]。参麦注射液属于中医现代注射剂,麦冬与红参是其主要成分,红参为君药,益气固脱,缓解心肌缺氧、缺血状态,麦冬为臣药,养阴生津,且可抗心律失常,二者协同,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效扩张外周血管,缓解心脏负荷[2]。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急性白血病化疗联合应用右丙亚胺与参麦注射液,可有效减轻心脏毒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吕振慧,蒋树勤.右丙亚胺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对减少急性白血病化疗中心脏毒性的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7,17(05):633-636.

[2] 王 璇.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心脏毒性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2):86-88.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急性白血病参麦注射液
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乌头碱类药物中毒50例临床研究
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
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参麦注射液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
参麦注射液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38例临床观察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