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与中药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心肌缺血的效果

2018-02-24 05:26刘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6期
关键词:血脂水平心肌缺血

刘杰

【摘要】目的 观察西药与中药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神经精神病医院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通过比较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的缓解情况和血脂水平的不同,观察西药与中药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心肌缺血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2.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胆固醇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胆固醇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与中药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肌缺血;瓜萎薤白桂枝汤;中西医联合治疗;心绞痛症状;血脂水平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2

心肌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同时伴有心绞痛,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心肌缺血治疗的重点在于提高心肌供血量,减少心肌缺血的次数,缓解心绞痛症状。西医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副作用大,并且远期疗效差[2]。所以,临床上仍需寻找一种有效地治疗心肌缺血的方案。近年来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瓜蒌薤白桂枝汤是中医临床用于心肌缺血的常用方剂[3],可以加强患者抵抗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的能力。所以,本文主要将西药与中药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心肌缺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神经精神病医院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8~80岁,平均(62.5±8.2)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5.2±2.3)年;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9岁,平均(63.1±7.5)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4.3±1.7)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长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药常规治疗,如硝酸甘油、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美托洛尔和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基础药方为:水蛭粉3 g、瓜蒌10 g、白术10 g、枳壳10 g、半夏10 g、薤白10 g、黄芪12 g、葛根15 g、丹参15 g,1剂/d,清水煎取汤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10 d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其中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静息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范围为显效;心绞痛症状有明显减少,静息心电图缺血ST段降低后回升大于0.15 mV,或缺血性T波改變大于25%为有效;心绞痛症状没有缓解,心电图治疗前后没有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由公式可知,数值越大,治疗效果越好。

1.3.2 血脂水平判断标准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胆固醇(LDL-C),然后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脂水平的比较

由表2可知,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胆固醇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胆固醇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肌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体内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腔狭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细胞缺血凋亡,同时伴有心绞痛,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于提高心肌供血量,减少心肌缺血的次数,缓解心绞痛症状。临床上治疗心肌缺血有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的常用药物有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断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及抗血小板聚集等[4],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副作用大,并且远期疗效差。所以,临床上仍需寻找一种有效地治疗心肌缺血的方案。

近年来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认为,心肌缺血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其病因为血流不畅、气机不畅、心脉瘀阻、气血两虚,导致心肌缺血。瓜蒌薤白桂枝汤是中医临床用于心肌缺血的常用方剂,主要成分为:水蛭粉、瓜蒌、白术、枳壳、半夏、薤白、黄芪、葛根、丹参。水蛭粉可防止血栓的发生;瓜蒌,半夏可降低血压,消除湿气;枳壳可扩血管;黄芪可补气利尿;葛根可抑制血小板的集聚;薤白具有温通心阳的效果,所以瓜蒌薤白桂枝汤可加强患者抵抗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的能力[5]。

本文主要将西药与中药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心肌缺血,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2.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胆固醇水平降低,而高密度胆固醇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西药与中药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尹创宇.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166-167.

[2] 张丽梅,廖伯年.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7,30(01):19-20+28.

[3] 王国策.西药与中药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联合治疗心肌缺血的效果分析[J].甘肃科技,2017,33(18):117-118.

[4] 付明森.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效果初步评定及报道[J].北方药学,2017,14(02):20-21.

[5] 开迪热亚·依力哈木,阿布都扎依尔·买买提.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症的临床分析[J].人人健康,2015(23):52+24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血脂水平心肌缺血
心电图与心向量联合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分析与评估
牙周治疗对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三种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血脂水平的护理改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及分析
Holter关于心肌缺血检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