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中段语文课前预习水平的提高”

2018-02-25 02:42袁宏敏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佳句课前预习生字

袁宏敏

(重庆市巫山县两坪小学仙桥村小)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课前预习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进而提高其水平呢?

一、明目标

小学中段要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中段的教学重点以及向高段语文学习过渡的需要,在低年级预习要求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在正确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预习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能有选择地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尝试画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能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等。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预习就有了方向。如《卢沟桥》一课的预习,我就是这样布置学生去预习的:(1)把课文读熟读正确,标好小节;(2)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掌握音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义;(3)想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口头概括;(4)摘抄文中描写卢沟桥雄伟与美观的佳句欣赏;(5)观察你身边的桥的造型。

二、授方法

预习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那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读

认真读书,必须做到对(字音读正确)、通(语句讲畅顺)。

首先,教给学生按步骤预习的方法,逐步提高预习要求。刚进三年级,我指导学生按“三读”法预习课文:一读课文,逐字逐句地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生字表或者借助其他工具书注音;二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生字扩词;三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到下期,我又增加了解释个别重点词语的要求。进入四年级,又对“三读”的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提一个问题,写一点儿感受,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的要求。如果课文读熟了,也就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第一障碍,它是始终贯穿小学阶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最基本方式,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想

认真读了课文,接下来就要多想。根据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有的放矢进行预习,想想思考题,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如教学《七颗钻石》时,先让学生熟读全文,读后根据课文练习想一想:小姑娘找到一罐水是多么不容易,为什么自己却一口没喝呢?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学生围绕这一问题思考不难发现:小姑娘将水“捧”给了小狗、母亲及路人喝。喝一次水,水罐发生一次变化,最后金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渐渐明朗:“爱心”。

(三)画

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语句画圈加点,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最欣赏的佳句加个小框等。做上这些符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听讲了。

(四)议

学生独自预习不能完成时,还可分组课前预习。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听后,其余学生展开讨论、研究以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

(五)导

在学生的预习中,教师可适当地指导、辅导。方法是先“扶”后“放”,培养学生预习自觉性。“扶”,一是老师的指导,二是家长的辅导、督促。利用课后辅导时间,反复指导学生预习。个别学生留下来面对面地指导。同时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督促,课堂上进行检查。“放”,三年级下期,多数学生已经能基本按要求独立进行预习,逐渐减少要求家长签字的次数。到四年级上期结束,学生基本能自觉进行预习,不用要求家长签字。

(六)做

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还应做到:(1)熟悉作者;(2)了解背景;(3)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课文。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上课就能“严阵以待”地听老师讲课了。

三、比效率

学生进行了预习,效果怎样?上课时教师可按“预习要求”抽学生回答。能准确无误回答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表扬;有一些小问题的要及时点拨、明确并改正;同时,还可以树立预习的榜样,让其他同学照榜样做。比如解释词语,××同学做得很好,总是通过查字典词典将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解释写在词语旁边。有意无意地表扬,渐渐地,做的同学就多起来了。做到了这些,学生预习兴趣浓厚了,学习效率就提高了。预习水平也就提高了,达到了我们课题组的研究价值了。

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养成后也需要提高其水平。

猜你喜欢
佳句课前预习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好词佳句大翻身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梁东兄置助听器得佳句,余和之》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拜谒杜甫草堂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