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8-02-25 02:42伍世照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词句课文

伍世照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白石镇中心小学)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之一。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语言的积累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呢?对此,本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到一些训练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三方面:

一、在句子教学中进行仿写

课文是教学的凭借与中介。在课堂上,阅读回归到学生的需要与习惯,让学生不仅是在理解、积累词句,更是在运用词句,进行语言实践。实现词句为学生“所知”到为学生“所有”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那些句式特点明显、修辞运用巧妙的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学习人教版第六册《珍珠泉》一课时,学习文中的“水是那样绿,绿得……水是那样深……”一句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日常观察,进行句型的模仿,如:山上的花是那样多,多得像一张五颜六色的地毯;花是那样美,美得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这样积累多形式的句型,对写作和理解有很大的好处。发挥课文所具有的特色功能,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通过科学、合理地选定教学内容,进行句子的仿写。又如:《荷花》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通过三个“有的……有的……有的……”生动地介绍了荷花开花的三种姿态,学生在练习这种并列关系的句型时,容易产生共鸣,得出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有的写道:“在宽阔的操场上,同学们有的在开心地打篮球,有的在轻声细语地聊天,还有的在愉快地玩单杠,大家玩得真开心!”还有些学生写道:“市场里的人真多,有的在卖各种各样的货物,有的在买美味可口的食物,还有的在悠闲地逛街,真热闹呀!”

二、在段落教学中进行改写

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是在段落中积累词句。课堂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在于陷入对课文内容和知识“精耕细作”地研习的误区,导致言语积累实践性不强,说写训练落空。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读懂、读透课文内容,而是应该借助课文,在大量的言语活动中培养语文能力,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并进行表达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抓住教学中的一些典型段落,让学生进行练习,对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写作水平相当有效。如学习人教版《燕子》一课时,第一自然段通过简单的一句话和几个生动的词语写出了燕子的特点,学生一读即明。学习这个段落后,对刚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最容易入手练习的。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似的尾巴。凑成了( )的( )。这样简单的段落练习,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词可想,马上就把各种动物的样子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三、在词语教学中进行活写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课文中有不少重点的词语、关键词,它是学后练写的最好方式。在学习了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感悟和学习感受,自然可以通过练笔进行交流和表达,也从中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一文时,找出文中学生说到父母给自己祝贺生日时的神态词“骄傲、异口同声、神气十足”与问到是否知道父母生日时的表情“沉默、寂然无声”相比较,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所学的内容,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从词中体会与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不但使学生抓住中心,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写作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达到理解与表达的目的,激发他们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热情。正如教育家赞可夫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高效的语文教学,科学准确的教学内容是基石,当然更离不开正确的教学方法。我通过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找到了共识,从课文中找学习的例子,对写作练习和语言的积累运用,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和运用彼此融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更容易有话可说了。

学生需要引导,需要带领他们体验各种情景与感受。只要我们一切从学生和文本的实际出发,紧贴课堂,着眼学生,把孩子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望激发出来,引导他们探究,才是真教育。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实践证明,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方法,而立足课堂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更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把它看成一个知识的辐射点,以课文为载体,进行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训练和运用,不断吸收转化,不断拓宽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收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词句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