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探索

2018-02-25 02:42宋宗兰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范读创设文本

宋宗兰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仁和小学)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应运而生的情境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通过多媒体、文学语言、音乐故事等教学手段,对教材内容的情境进行再现。由此开展的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并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学生入境入情,情景交融,吸收教学内容变得更为顺利,理解力和渗透力增强。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通过情境创设,加上小学语文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易唤起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小学生的情感因素易被调动和激发,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产生积极的探究意识,不断发展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们知道,情景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情境可以通过主观来创设,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学习语文知识,盎然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是一种促进和延伸。就是说,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真实而又投入学习境界的最佳途径,学生借助情境充分挖掘潜能,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进一步促进了情境教育效果,从而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在情境营造的氛围中,学生更易感知、理解、体悟、欣赏文本,与文本的情感脉络融为一体,情随文动,文入心怀,所思所想的火花迸发,与此同时,学生朗读的激情一旦被激发,除了对文本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会增强对文本内涵的探究欲望,对文本进行内化于心后外化为朗读情感基调的收放自如,对文本物象绘声绘色的有效表达,对情境的创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将进一步促进情境的教育功效,二者相辅相成。

一、创设情境营造朗读氛围

情境的合理创设为朗读提供了有利的氛围。教师的范读是创设朗读氛围的一种,通过运用契合课文内容情感基调的范读来创设情境,对课文整体文脉的把握和情感的拿捏,运用渲染的语言,进行有声的描述,能够吸引并感化学生进入到课文之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演绎出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借此感染学生,拨动学生体悟课文的心弦。由此可见,教师语言情境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还具有鼓动性,是一种情绪式的环境创设。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文时,伴随着悲痛低沉的哀乐,教师用沉痛哀伤、缓慢的语调进行范读,学生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忧伤似乎也弥漫了每一个人的心头,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感受到了一份悲痛,感受到了一份哀伤,这种悲痛与哀伤成为此时此刻最为真实的情境基调,学生似乎看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那种感人至深的场景,也似乎与课文中的人们一样对周总理充满了爱戴与不舍之情。教师通过范读营造朗读氛围,使学生对课文朗读基调有了认知,对课文的主旨有了感悟,使得学生领悟到人们对总理的无比爱戴和深切悼念之情,为后文的深化理解和感悟做了良好的铺垫,也为学生自身进行朗读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入境入情的朗读深化情境创设的作用

通过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找准朗读的情感基调、语言的描述程度和感情色彩。而学生借助情境营造的氛围则能够充分感悟课文,沉淀自己的思想于课文之中,用自己所感所想所悟的语言对课文进行再朗读,则会让情境更为真实,更加接近文本所要体现的主旨,学生领悟文本内容变得更加容易,而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则会让学生更为顺畅地感受到,从而帮助学生发挥自我的想象力,让解读文本变得更为饱满。例如,教学《荷花》一文,教师播放一曲《采莲》的音乐作为朗读的背景音乐,一方面教师用启迪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之中,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去体会作者对荷花的描述和赞美,无论是作者一连串写下荷花的不同姿态,如碧绿的大圆盘,如嫩黄色的小莲蓬,如饱胀得快要破裂的花骨朵儿等,还是作者化为荷花翩翩舞蹈的共通体验,都需要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去理解、去体味。为了让学生入境入情,教师的设计要巧妙而又充满智慧。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学生补充读的方式引领学生体会和感受,师生共同创设情境,促进情境教育,随着学生情感的火花不断被点燃,想象力也会被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熏陶和浸润。

三、多种形式朗读,形成情感冲击波

朗读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对情境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能够让学生挖掘出自身的情感因素,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寻找关键句子,学会对比、品析,从而展开丰富想象,使得文本中的各种物象变得更为具体和形象。如教学《刘胡兰》一文时,教师播放了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枪林弹雨的战争场景,介绍了刘胡兰的生平,一番讲解后,让学生充分去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有两两组合读,有多人组队读,有个人与个人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得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情感冲击更为强烈,刘胡兰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学生的朗读中得到了更为鲜明的刻画。学生朗读的投入,感情的升华,灵魂的洗礼,使得整个情境教育作用变得更为积极和有效。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育,朗读则成为促进这一教育的一大载体,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在语文实践教学中进行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证小学生朗读的活力和生命力。

猜你喜欢
范读创设文本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