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体现创新性分析

2018-02-25 02:42尹士幸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乌鸦想象力小学生

尹士幸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小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下,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的弊端正在不断显现,其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作文教学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垫脚石,同时不断创新教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性体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且他们在三年级时刚刚接触写作,还没有掌握方法和技巧,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尽快获得写作能力,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布置写作任务时,从写作题目到体裁,甚至是写作内容,教师都做了硬性规定,让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固有模式去写,这种方法确实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完成一篇作品,但他们的创新思维也被扼杀了,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式。如今,教师必须改变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在布置写作任务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开放性的半命题题目,如“我希望……”“我想回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想要表达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写作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作用,推动学生的素质发展[1]。

二、将写作教学和活动相结合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都不足,在日常生活中也缺乏搜集素材、积累素材的意识,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无从下笔。想要让作品真正表现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仅凭学生的想象力去编纂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教师可以在写作前组织学生开展与写作内容相关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也让他们明白,身边的每一件事都是值得被记录的,增强他们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2]。例如,在写“记一次活动”的作文前,我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拔河比赛。拔河比赛是最能增强学生团结意识的一种有益活动,在比赛中,学生们一个个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一名学生将绳子绑在了自己的腰上,站在第一位的学生用脚牢牢地抓住地面,不肯向前一步。活动结束后,获胜方和战败方的学生都有话想说,此时我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而是让他们将想说的写下来,一篇作品就这样轻松地诞生了,学生们甚至还觉得教师规定的字数太少,没有将自己想说的完全表达出来,可见,过去学生不知有何可写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强于成年人,这为他们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并增强他们的发散思维。当学生对一件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后,他们的写作思路也会变得多样化。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问学生:“想一想乌鸦还有其他方法能够喝到瓶子里的水吗?”有一位学生说:“它可以用草杆当作吸管把水吸上来喝。”另一名学生补充道:“还可以把瓶子斜靠在石头上,这样就能喝到瓶口的水了。”其他学生还有不同意见想要说,此时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将这些新奇的想法写下来,作为一篇篇丰富有趣的佳作呢?于是我提出要求:想出乌鸦喝水的更多方法,并改写《乌鸦喝水》,由于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发,一个个都写作兴趣高涨,有的学生甚至想出了三四种乌鸦喝水的新方法,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四、结合热点时事

写作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外,还应结合实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应常为学生提供一些社会中发生的热点时事,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公交车上年轻人不让座,老年人打人事件,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让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以年轻人和老人的身份展开一场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社会事件产生自己独到的看法。在辩论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以此次辩论的题目为题写一篇作文,就很好地弥补了小学生生活阅历不足的问题,使他们写出的内容能够更加贴合实际,真实且饱满。

总之,写作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必须要走出一条创新道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语言、思维、能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平.小学作文的创造性教学策略浅析[J].关爱明天,2015(6).

[2]李明霞.浅议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刍议[J].科学中国人,2015(13).

猜你喜欢
乌鸦想象力小学生
看见你的想象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我是小学生
乌鸦搬家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