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018-02-25 02:42李谨良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小学生

李谨良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想象是跨越思维的良好思维方式,能够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创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促进思维能力的激发。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作文写作。小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于口头语言难以转化文字,所以写作是一项新的挑战。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写作有十分重要的帮助。教师引领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细致的观察,加入自己的想象,有助于丰富内心情感,写出具有真实性的文章。所以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离不开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拓展。

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性

生活中缺少想象,我们的生活将会黯然失色,想象力是创新的引领,也是人们重视的能力,世界上的众多发明与创造,都来自于科学家的想象,所以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说,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

(一)想象力能够丰富写作素材

语文写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想象,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写作也需要想象力。小学生进行想象,能够丰富写作素材,使创新型思维应用于写作中,有助于升华文章。想象能够打破自然规律,能够与现实相匹配,也能够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通过想象能够为文章增添更多的情感,有助于拓宽素材范围,使文章更加新颖独特。

(二)想象力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无事可写,有的学生想写却不知道怎么写。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受到传统作文思维定势的影响,缺乏想象力,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文字信息上。此种局面如果不能够打破,将限制学生的发展。通过想象,能够联想过去与未来,能够将现在的生活与想象相结合,使得各类要素与本质事物间产生关系,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作文写作想象力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厚积而薄发,只有经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够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教师应当引领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感受不同类型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引领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与具体的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该事件的经过及起因,重新塑造人物形象。在进行习作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事物表象,展开研究与想象。在引领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认知有所不同,对于低年龄的学生,虽然有较强的想象能力,但是想象过于直观,教师也应当进行深层次的引领,对于高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应当引导其逐渐抽离原有的思维想象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引领学生观察生活

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写作,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可写。这也就反映出小学生对生活缺乏思考,所以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通过对周围的事物及人产生评判,能够写出感性材料,支撑文章,否则将会显得文章空洞无情。教师可以开展语文作文活动,设置“动物运动会”这一话题让学生联想到在生活中运动会的场景以及具体过程,以此来展开想象,并结合动物的运动特点,进行拟人化描写,有助于学生对动物运动会进行多方面的认识与思考。

(三)结合教材,激发学生想象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勇于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各类图片来引领学生进入图片中的情节。有的图片是静止的,没有声音,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想象来使图片活起来。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节内容教材中有对邱少云粗糙的描写,塑造了邱少云崇高的形象,教师也可以引领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插图以及邱少云的人物个性展开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引领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力有助于延伸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提高小学生作文想象力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教师应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备写作兴趣,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冯伟杰.浅谈小学语文习作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6):179-180.

[2]杨美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134.

[3]杜紫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12):114-115.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小学生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我是小学生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