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2-25 02:42马丽丽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乐理电子白板乐器

马丽丽

(安徽省合肥市行知学校)

音乐课的开设追溯起来已经有近百年了,音乐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声音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是美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形式,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奋斗。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导师。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首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学生的必要条件。”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有很多种方法,而针对小学生来说,更多的应该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积极地引导。比较可行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氛围和比较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相对放松和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音乐的欣赏和学习,这不仅对于基础的演唱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平常的中外音乐赏析教学。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更能够利用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信心,可以鼓励学生对于学习到的、欣赏到的音乐阐述意见想法,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美感,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进行引导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黑板和固有的乐器,而是扩展到了信息技术等教学技术,教学白板的出现就让教学活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使其自主参与音乐的学习。比如说在进行《丰收锣鼓》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电子库的音乐学科目录下,找到不同乐器的声音,出示相应的民族乐器图片,包括管子、竹笛、腰鼓、唢呐等,让学生自由放大缩小进行观察,并利用触屏的功能让这些乐器发声,让学生感受一下这些乐器的样子和声音,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再进行《丰收锣鼓》的教学视频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旋律先由笛子和弦乐演奏,营造出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热闹劳动场面;第二个部分是一些乐器交替出现,轻快的音乐表现出人们欢畅的心情;第三部分是比较松散的竹笛声,呈现出了明媚秀丽的田园景色;第四部分则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用锣鼓作为主旋律打造了气势磅礴的丰收场面。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直观清晰地呈现出了教学的重点,化复杂为简单,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心理。

三、利用游戏教学渗透乐理知识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乐理知识的讲授,尤其是识谱教学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但同时也规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要孤立于试唱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妥善处理好乐理知识教学和一般意义的音乐教学之间的结合。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单纯进行乐理知识的讲解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发展,适当组织一些游戏辅助教学。比如,在进行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细心地倾听教师给到的声音的长短。如果学生确实对于所给到的声音反应不太敏感,教师就不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知识进行说明。比如:火车声、汽车喇叭声、可爱的动物叫声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感性认知能力,直观进行比较学习。然后根据自己听到的声音进行表演,拍手模仿听到的节奏。对于中高年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深入的乐理讲解,但也不能枯燥呆板地直接教授,也要科学合理加入一些游戏,使教学更具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音乐教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这门课程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更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放松学生的心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寓教于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深化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彩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29).

[2]袁英.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6(24).

猜你喜欢
乐理电子白板乐器
学乐器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乐器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画说乐理(七)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