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新闻娱乐化现象
——以山西广播电视台《都市110》为例

2018-02-25 10:49闫素萍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3期
关键词:都市娱乐受众

闫素萍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1 社会新闻娱乐化现象概述

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娱乐化现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娱乐新闻是指新闻的一种题材,与财经新闻、体育新闻一样,是一种主题新闻。而社会新闻娱乐化现象,则指社会新闻以娱乐化的形式进行包装,追求感言上的刺激,煽情媚俗。

李良荣和学者林晖均认为,新闻娱乐化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使硬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软化[1]。所以,目前对于社会新闻娱乐化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社会新闻与娱乐化共存,强调加强贴近性,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2]。

2 社会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迎合受众审美需求

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人们希望能在媒体环境下寻求放松、缓解压力,对于严肃新闻的需求远远低于娱乐性电视节目的需求。根据马斯络“受众需求分层理论”,在初级需求被满足前,人不会奢望进一步追逐高层需求的满足,所以,娱乐似乎成为了受众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向大众传媒索取的首要需求[3]。

2.2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对于社会新闻而言,满足受众要求娱乐放松这一要求,除了简单易行之外,也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当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金钱乃是评判所有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个公分母”[4]。娱乐报道成本相对低廉,而且人们对娱乐报道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收视率的增加可以产生销售收入,利用受众吸引广告商也可以取得商业利益。这也是当今社会新闻娱乐化如此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我国社会新闻娱乐化现象

3.1 娱乐成为收视率的关键

国内有电视新闻制片人公开号召“新闻是快乐的”,电视24小时就是快乐24小时[5]。尤其是在传媒业实行市场化体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媒体纷纷将娱乐化作为争夺收视率的核心内容,所以社会新闻娱乐化现象更为突出。如一些涉及娱乐的社会新闻,很快便能获得大量关注。

3.2 满足受众需要成为主流

近些年,为了满足受众观看电视节目的需求,各大电视台争相开办具有当地特色的社会新闻节目,主要报道受众身边时有发生的新闻。一直以来,我国的新闻一直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但是《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的开办,电视媒体开始关注普通的老百姓,标志着人文关怀正式从大众媒体才开始。

《都市110》是在山西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开设的一档以报道民生节目、法制节目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成立几年迅速发展成为有固定收视群体的电视栏目,其娱乐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以社会新闻为主,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都市110》最常报道的就是各种纠纷类的新闻事件,家庭纠纷、工地上的纠纷等。既有辍学在家的山里孩子,也有呕心沥血的乡村教师;既有见义勇为的“的哥”,也有丧尽天良的家庭暴力犯;既有身怀绝技的单身汉,也有出门在外的打工仔。《都市110》体现人文关怀,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可以说人文性、贴近性是《都市110》好看的首要原因。

第二,语言平实幽默。《都市110》虽然是用普通话进行新闻播报,但是并没有距离感,就像是人和人之间的平常交谈。唠家常式的语言风格改变了以往形式上的客套和疏离感,观众感觉很亲切。在每日新闻有一个版块是类似于求助类节目的,诸如“有事我帮忙……”“关于事件的发展,我们还会继续跟踪……”之类的语言已经突破了以往的套路,收到的效果非常好。记者不再是屏幕下角冷冰冰的几个字,而是每天与观众息息相通的、令人信赖的信息采集者。

4 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新闻娱乐化

4.1 积极意义

第一,对新闻变革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新闻娱乐化有利于加速新闻业务的变革。《都市110》报道内容多为家长里短,具体结合人们的生活实际精心挑选播报内容,让受众觉得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更能使受众产生共鸣。这也是《都市110》发展如此迅速,特别受观众喜爱的原因。

第二,寓教于乐。社会新闻娱乐化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统治教化的“寓教于乐”。在新闻节目中,受众通过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新闻资讯,扩展了视野,同时获得身心的愉悦。以山西广播电视台的《都市110》为例,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一改严肃的风格,主持带着情感,让受众感觉像唠家常一样轻松自在。

4.2 消极影响

过度娱乐化也使不少新闻流于庸俗,使媒介权威性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在报道社会、民生新闻时,以旁观者的心态或调侃的形式报道灾难事件或悲剧事件,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有的甚至引发受众的厌恶,损害电视工作者的形象。

5 结语

要想发挥新闻娱乐化的积极意义,就要遵守“适度”原则,即在处理硬新闻娱乐化的问题上有一个合适的“度”。社会新闻娱乐化的流行有其积极的一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新闻娱乐化的利弊。新闻工作者只有看清新闻的发展方向和大众真正需要的信息,才能促进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都市娱乐受众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