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拍中国》看航拍纪录片的拍摄技巧

2018-02-25 10:49汪鹤挺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3期
关键词:玄黄航拍纪录片

汪鹤挺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1 视觉奇观的营造

克劳斯·克来梅尔认为,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优秀的纪录片往往不靠纪实取胜,而是要伴以审美发现取胜。[1]”《航拍中国》最大的难度在于既要满足中国式首部全航拍的类型需求,又要把中国每个省的风土人情、地貌特点、历史文化在一集内做一个诗情画意的全面展现。《航拍中国》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独特魅力,使观众在视觉美感的满足中领会背后的意味。

首先从镜头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镜头是游览的感觉,传统航拍纪录片如《鸟瞰中国》拍摄的素材较单一,以高空俯视地面为主。而《航拍中国》创造的浏览主观镜头主要由镜头远景变近景和摄影机高空环绕运动与特写跟拍等手段配合完成,从而拍摄了大量不同角度、不同景别、不同运动方式的素材。同时,纪录片中视觉冲击力大的高速运动和大范围推拉镜头较少,从而使观众产生一种上帝视角的感觉。这一拍摄特点与纪录片《天地玄黄》就有很大不同,一位戴着斗笠的日本僧人站在东京的街头拿着铃铛一步步缓慢行走,四周是川流不息的人流与水泥森林般的高楼大厦。影片从这个段落开始用快节奏的剪切与有节奏的鼓声,配合对比蒙太奇构成了一段长达10分钟,具有强烈暗示作用的精彩段落。此外,在《天地玄黄》中还有一个拍摄森林被人类焚毁的段落,也是用蒙太奇的手法拍摄一段着火的森林,再去拍摄一段一个愤怒的原始土著人,再去拍摄荒芜的冒着烟的土地。这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天地玄黄》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所以,同样都是航拍,但也有不同的风格,《航拍中国》是浏览式的参观,对于镜头语言不作深究,而在镜头语言上它还是可以多借鉴《天地玄黄》的蒙太奇镜头语言。另一方面,从光线的角度看,《航拍中国》中绝大多数的镜头使用的是比较明亮且光比较小的亮调画面,较少使用日出日落“黄金时段”的光效,或者使用出现大光比的画面。通过和BBC拍摄《美丽中国》相比,《航拍中国》在镜头的数量上更多,镜头与镜头之间的间隔时间较短,这样的优势在于增强了纪录片的节奏和动感,与《航拍中国》要在天地之间遨游的氛围相契合。

本片虽以宏观角度拍摄为主,但仍不舍弃对细微处的特写,远近交织,广角与微距相辅,让观众在广博中不至于茫然。例如,在《航拍中国》黑龙江篇中,用小型航拍器拍摄东北虎时,无人机从一只老虎身后缓缓接近,出人意料地吸引了它的注意力。老虎先是困惑地盯着眼前的无人机然后突然起身追赶了过来。一只老虎抖擞精神,奋力飞扑,整个画面扑面而来,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相比而言做得更好的是《地球脉动》第二集拍摄小蜥蜴从蛇口脱险的段落,同样是航拍《地球脉动》的那个段落不仅运用了航拍加特写,还运用高速摄影机把蜥蜴逃生的全过程通过升格的方式精彩呈现出来。再比较《鸟瞰中国》与《航拍中国》两者都拍摄新疆的坎儿井,但《航拍中国》借助小型航拍器,能够近距离地拍摄出坎儿井,给人直观的感受。相反,《鸟瞰中国》中的画面就距离比较远了,看完之后给观众的感觉不够直观,所以《航拍中国》对于中国自然历史纪录片的航拍创作提供了借鉴与指导作用。当然,《航拍中国》也存在其局限性,在电影当中讲究“大取其势,小取其情”。相比《天地玄黄》的航拍以气势取胜,如燃烧的大地、高楼林立的城市、瞬息万变的云海,中景与特写的近距离地面拍摄更注重人内心情感的交流。如寺庙里虔诚的信徒、动物面部的表情神态。同样是拍摄猴子,《天地玄黄》中第一个镜头就是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脚下一只泡在温泉里的红脸猴子的特写,而在《航拍中国》第一集海南篇中拍摄的猴子在水池里戏水则完全是一个航拍的全景,缺少了《天地玄黄》中带有主观情感的交流与融入感。

2 声音语言的魅力

在纪录片中,声音语言往往会影响观众理解导演的意图。从声音的角度来看,《航拍中国》的背景音乐是本片的点睛之笔,赋予了整部作品灵魂。音乐主体框架由王备创作,他在国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音乐制作人。在《航拍中国》中,因航拍画面给人柔和缥缈之感,所以乐曲节奏就需要有变化;音乐需要使人赏心悦目,才适合纪录片本身的平视、沟通基调,同时,旁白带有亲和力的语气,契合本片主题隐含的“大地之爱”。以片首曲为例:开始以钢琴和小提琴徘徊作为开场,如同清晨薄雾中苏醒,配合纪录片开场解说词;而后鼓声与大提琴声相辅相成,鼓声主导节奏,大提琴引领旋律,表达含蓄的律动、深沉的活力,恰与东方审美相吻合;后段是女声高音吟唱与弦乐协奏相结合,达到了观众情感上的宣泄释放。可见,《航拍中国》的声音魅力在于它的抒情性。在海南篇结尾时,画面从蔚蓝的海洋缓缓上升到飘渺的天空,背景音乐也从之前的古典乐器变成了女高音的吟唱配合着解说词“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也将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将片子整体基调推向了高潮。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航拍中国》中大量重复运用同一段女高音。用同一种音乐固然可以来连贯碎片化的纪录片给观众一种整体的感受,但音乐缺乏了变化与讲故事的能力。与之相比《天地玄黄》是一部纯音乐纪录片,完全依靠声音蒙太奇来讲故事传递情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音蒙太奇。整部电影在前半部分拍摄自然与宗教的时候,节奏较为舒缓,多用自然音;后半部分拍摄城市、工厂的时候,多用电子音乐与鼓声表现快节奏的生活制造的一种紧张感。所以,当我们看到《航拍中国》在影片声音方面有很多地方可圈可点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不足。

3 航拍技巧的探究

1858年,由法国人纳达尔在巴黎首次实现航拍,随后航拍的水平不断提高,拍摄手法不断进步。近几年,通过航拍手段来拍摄整部的纪录片大量出现,如齐柏林执导《看见台湾》、雅安·阿瑟斯-伯特兰的《家园》以及《鸟瞰美国》《鸟瞰德国》和中美合拍的《鸟瞰中国》,相较而言,《航拍中国》的所有镜头全部由航拍完成,颇具创新的拍摄方式使镜头数量与角度更为丰富。相比较同样是全航拍的《家园》,《航拍中国》缺少的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虽然有着精致的画面和激昂澎湃的文案,但缺少像《家园》那样通过画面来讲故事并引发人思考的能力。

航拍就是“利用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那些就在我们周围,但我们却看不到的景色。[2]”航拍的特点在于它独特的角度与景别,这种角度和景别所建构的画面是一般地面拍摄所不具有的。与地面拍摄一般采用平视角度不同,类似于鸟瞰的高空俯拍可以给观众带来一种陌生感。在《航拍中国》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运用航拍镜头来讲故事。首先是镜头的运动是以缓慢浏览的形式呈现,就《航拍中国》中并没有多少高速、对冲等具备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镜头,而是经过简单的“浏览”方法,为观众呈现出未曾见过的祖国风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观者被震撼、被感动。《航拍中国》的航拍实践有效将航拍技术与吸引观众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类似于“旅行体验”的结构形式。正如《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所说的:“我们把它定义成一个空中旅程,就像一个飞行员,带着观众一起飞。从线路设计、动画和音乐设计都给观众一种高端旅行的感受,让观众在旅程中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其次是柱形建筑的拍摄方式,在《航拍中国》中有大量的画面采用了旋转环绕的方式拍摄,这种摄法有利于突出被摄物体的全貌,突出全景的宏大气势最终给观众呈现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例如,在《航拍中国》海南篇中拍摄南海观音,航拍摄影机在环绕的同时,后期还进行了远景到中景再到近景的景别切换;而在临高角灯塔,航拍摄影机通过螺旋式的上升,还使用椰树作为画面的前景制造层次感;随后,在文昌火箭发射基地,航拍摄影机旋转同时后退,突出全景的宏大效果。

纪录片《航拍中国》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它的拍摄目的非常明确,以激发观众对这片土地的自豪与爱国情怀为主要目标。《航拍中国》对祖国的赞美并没有直接通过解说词,它的思想是通过一系列视觉形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通过画面与声音《航拍中国》得以在人文自然景观展现中,借由纪录片的宏大叙事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航拍中国》对当下中国的关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把文化的深刻内涵撒播在山海之美中,使人文的深邃与自然的秀美浑然融合,传统的厚重历史与当代昌盛的世态构成和谐之美。所以,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无论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拍摄,真正有温度、有创意、有想法的影片才具有更大吸引力。真正想要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只靠“炫技”的粗制滥造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发挥纪录片创作者的工匠精神,以严谨的态度和高超的专业水平创作出让观众满意的、有价值的作品。

猜你喜欢
玄黄航拍纪录片
天地玄黄
“天字第一号”的由来
航拍巴彦呼硕
说《卷耳》“我马玄黄”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难忘的航拍
天地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