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深夜,永不放弃
——人物传记片《至暗时刻》的意识形态解读

2018-02-25 10:49赵雅馨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丘吉尔神话领导人

赵雅馨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1 以古喻今,增进国家意识

所谓国家意识指的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并由此沉淀一种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归属感与自豪感。《至暗时刻》作为表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片,故事的背景创设在1940年5月,纳粹德国蚕食欧洲大陆,远在大西洋上的英国也将面临亡国的危险境地,在此情况下,丘吉尔临危受命,以独到的眼光以及坚强的意志,顶住各种压力为英国寻求出路,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气势。环顾英国近几年的发展,金融危机、脱欧、面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国际地位大不如前,因此,需要丘吉尔这样的伟人,重新实现民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愿望。正如福柯所言“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由此可见,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至暗时刻》的上映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民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有利于英国在世界各国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 人神共创,谱写英雄赞歌

意识形态批评的方法中强调“如何讲述比讲述什么更重要。”因此,影片中为迎合“暗”元素,在光线的把控上,往往采用逆光的方式,凸显局势紧张,并以国际局势的危机反衬了丘吉尔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影片中,丘吉尔的每一次出场都是由黑暗走向光明,迎合了影片的主题——战争的黑暗时刻,丘吉尔的闪光时刻。这种光影效果暗示了丘吉尔将带领民众从黑暗走向光明。相反,比起一味高度鼓吹丘吉尔的“救国神话”,导演也显现了国家首相“人”的辛酸与可敬之处。当战时越发逼紧,来自哈利·法克斯的政治威逼和40万士兵的岌岌可危将丘吉尔与同僚的对峙逼近临界,英国的局势可谓千钧一发时,首相致电美国最高领导人罗斯福,非但没有受到来自美国的帮助,反而勾起了罗斯福不切实际的调侃,此时,摄影师从门外拍摄,窄小的空间、昏暗的灯光,框架出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的孤单与无助。

对文本进行意识形态批评的关键在于区分文本中“明说了什么”和“未明说什么”。“明说的”固然重要,但“未明说的”也应引发人们的关注,因此,在诠释影片时,应从“直接表述的部分”与“留白”之间的关系来找寻意识形态的痕迹。作为表现英国的战时影片,与以往的战争片不同,该片并未用大量的影像关注战场的烽火硝烟,关注士兵的血肉模糊,以及反思战争带给民众的伤痛,而是仅在影片中穿插二战期间德国侵略法国、英国的原始影像,以表明战事紧张,国家危矣。反之,导演用大量的篇幅表现丘吉尔的迎战事迹,表现领导人与民众的关系,何故?思考其原因并环伺当下,便不难理解,导演以古喻今,说明当下的英国也处于同样危机的状态:英国正是被平民领袖推搡到冷战之后最大的历史变局中,脱欧后的英国是该自责因势利导,还是该恐惧阶层疏离?在此节点上,《至暗时刻》似乎更具有激励意味,导演以影像的方式热切盼望英国上下重拾团结、勇气和力量,不畏艰难,奋勇向前。

3 君臣同心,重构神话

作为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片,不仅应以影像为媒介,被动地反映社会,而且应强调文本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影视作品也应同时参与这种社会情境的建构,并在建构的同时产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就《至暗时刻》而言,观众分明可以看出,丘吉尔曾害怕过,示弱过,但他从未妥协和失去希望。可以说,剧作一方面还原二战时期,面对德国侵略,英国首相丘吉尔凭借一腔孤勇,团结民众,以星火燎原之势,抗击外辱的真实历史。另一方面,导演也借古讽今,借领导人“神”的孤勇,“人”的情谊,向当今的英国领导人建构了“英雄”的形象,传递了“榜样”的力量;借民众的热情与对领导人的支持,呼吁当下的人民一如既往地相信国家领导。因此,从受众接受角度来看,《至暗时刻》不仅重塑了二战时期的历史真相,而且在建构伟人形象的同时实现了对民众思想的洗礼,完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

4 结语

《至暗时刻》作为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影片,从个人层面来说,成功地塑造了丘吉尔“神人合一”的伟人形象。从国家层面来看,《至暗时刻》以古喻今,诉说了当下英国社会的危机与困境,并为全国上下打了一针“强心剂”,呼吁上下一心,以星火燎原之势,驱走黑暗,迎接光明。

猜你喜欢
丘吉尔神话领导人
爱情神话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优秀领导人风采展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丘吉尔的奇闻轶事
段子里的丘吉尔
“神话”再现
段子里的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