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编辑记者能力培养对策思考

2018-02-25 10:49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3期
关键词:背景人员信息技术

黄 敏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电视台)

大数据是目前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它不仅代表了信息数量的大幅度提升,还代表了信息搜集及使用量得到了社会领域的重点关注。在大数据时代,编辑记者面临着巨大挑战,编辑记者需要借助大数据这一良好机遇来发展自己,促进自身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利用大数据视角来提高信息发布速度,更好地体现新近事实的传播力和创造力。信息新闻行业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因此编辑记者工作不管是在信息采集、发现、整合,还是速度、可靠性等方面都要不断提升,充分借助大数据来体现编辑记者工作的创造力[1]。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载体,通过运用大数据来提升编辑记者能力,确保了编辑记者与相关数据搜集的统一性,有利于记者进一步挖掘数据信息,深刻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对编辑记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大数据技术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不仅确保了编辑记者工作中相关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参与价值,还为编辑记者工作未来更好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 大数据背景下编辑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1.1 大编辑素质

在大数据背景下,作为编辑记者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操作技术,能够将大数据、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日常工作中,以此来提高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必须具备大编辑的素质,熟练利用现代网络软件来进行信息搜集和整合,强化数据分析,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进而使编辑记者整体的大编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1.2 优质服务素质

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编辑记者行业的蓬勃发展,然而新时期下,我国的编辑记者工作面临着一定挑战,需要积极学习大数据技术、掌握网络技术,从而为行业提供学科化和知识化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编辑记者行业要进行基础的探寻、分析、学科创新,从而促进我国编辑记者工作的健康发展[2]。

1.3 数据信息素质

作为编辑记者人员,要能够快速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内容,强化系统分析与大数据管理,将计算机的数据分析能力充分运用在编辑记者工作中。注重数据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用,在数据分类、风险预测、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文章热点、创新点等内容的有效分析,同时培养自身数据信息素养,将碎片化的信息内容快速转化为有参考价值的选题策划[3]。

2 大数据背景下编辑记者能力培养对策思考

2.1 加强对编辑记者培训格局的有效完善

大数据时代对编辑记者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编辑记者人员要积极从传统的编辑快速转向创新型编辑记者的身份,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工作,将相关理论更好地运用在实践过程中[4]。在大数据背景下,管理者要注重对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注重与业界实践、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相融合,以开放形式培养更多的编辑记者,促进编辑记者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努力打破僵化的培训格局,高度重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用,积极构建一整套与现代技术能够进行能量交换的信息通道,形成了全新的培训格局;将网络为基础,将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在人才培训过程中,开放培训方式,促进编辑记者人员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2.2 转变工作思想

大数据背景下,编辑记者的人才培养工作及时被列入编辑记者管理规程中,促进了编辑记者人才培养制度的有效实施[5]。这样一来,实现了人才培养革新,促使编辑记者在日常管理中积极转变思维、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和编辑能力。编辑记者要想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就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来提高编辑记者工作效率,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实现网上学习与互动,充分体现出编辑记者工作的个性化与创新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编辑记者相关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数据分析、整合,确保大数据应用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对编辑记者的工作流程进行动态分析,有助于全面掌握编辑记者工作内容,更好地预测网络数据给编辑记者工作带来的风险,促进自身安全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再次提升,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数据采集、整合等工作中相关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还为编辑记者工作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3 大力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编辑记者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管理者们必须要提高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同时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者们要全面推进编辑记者工作能力培养改革,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及时有效整合,可根据教师年龄、不同专业背景等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师资改革措施。鼓励编辑记者人员积极掌握相关理论,从而使其可以将理论灵活运用在实践过程中,促进编辑记者人员综合素质和编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通过数据新闻生产与新闻可视化叙事等技术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积极将最新的新闻实践传授给编辑记者人员[6]。引进资深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邀请专业的媒体资深人士参与到编辑记者数据分析过程中,有效扩大人员的信息量和见识,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还可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稳步进行。

2.4 重视数据搜集的工作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数字、视频、照片等资源很多、信息形式多,因此要准确辨别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编辑记者日常工作中获取的信息大多是政府、企业、机关单位提供的,还有一部分是从网上查询到的,在海量的数据资源面前,一定要掌握一手数据,同时将这些资源以录音、录像等形式保存下来,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来提高数据资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经过数字化改造之后,受众的参与度可以得到提高,因此会获取大家的好评。强化数字保密、积极实现信息共享、积极搜集各种社会信息资源,在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编辑记者要确保相关数据信息完整、可靠。

3 结语

充分借助大数据来体现编辑记者工作的创造力,在此环节需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载体,了解大数据背景下编辑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对编辑记者培训格局的有效完善,强化对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为其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促进编辑记者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大力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积极将最新的新闻实践传授给编辑记者人员,重视数据搜集工作,掌握一手数据,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来提高数据资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猜你喜欢
背景人员信息技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黑洞背景知识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