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如何应对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2018-02-25 10:49刘正祥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3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广播媒介

刘正祥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山县广播电视台)

媒介融合是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先进技术为支撑,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信息、人力和智力资源,从而打造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的新型多媒体采编中心,增强媒体的竞争力。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广播电视新闻的信息采集、编辑、传播方式,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着以智能手机、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正逐渐打破传统界线,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相互融合发展。可以说,媒介融合时代给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从专业技术、职业素养等层面对广播电视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影响下,从中央广播电视媒体到省市级广播电视媒体都在积极转变思路,相互争夺社会资源,以寻求更大发展空间。而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面对中央、省市级广播电视台的空间挤压,生存发展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由于县级广播电视台硬件实力弱、高素质人才缺乏、节目覆盖面窄、管理机制落后等内部因素制约而发展缓慢;另一方面,随着广播电视改革的深入,让许多以前依赖收视费生存的县级广播电视台更加举步维艰。

1 媒介融合对基层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

1.1 分流基层广播电视受众

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和快速发展,腾讯、优酷等各大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加上基层广播电视台本身的优质广播电视节目资源就不多,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基层广播电视台的受众数量,导致用户分流,严重影响了基层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率和收视率。据相关研究表明,年龄层次在20-35岁之间的受众现在更倾向于在以往看电视的时间上网,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浏览或娱乐活动。

1.2 改变基层广播电视传播方式

基层广播电视本质上仍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仍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基层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通常都是台里决定的,其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向受众传播信息的方式基本上是以“我”为中心,受众更多是被动接受。而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基层广播电视受到新媒体激烈竞争影响,再也不能按照以前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需要借助网络、智能手机、各种社交平台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以平等的地位对待受众,充分了解受众需求,以受众喜欢的传播方式开展信息传播活动。

2 媒介融合对基层广播电视记者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对基层广播电视台产生了深远影响,广播电视记者作为基层广播电视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生产者,其日常新闻工作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2.1 新闻采访更加注重新闻时效性

新媒体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基层广播电视记者行动不够迅速、新闻敏感不强,根本无法与省市级广播电视台以及新媒体同行竞争独家新闻,因此,基层广播电视记者更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力争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传递给受众,避免受众将关注目光转移到别的广播电视台。

2.2 写作新闻的题材、体裁更灵活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为最大程度满足受众多元化信息需求,要求基层广播电视记者熟练掌握各种新闻写作题材、体裁,不能故步自封,否则写出来的新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不能激发受众兴趣,会直接影响基层广播电视台的收听率或收视率。

3 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应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的策略

可以说,在媒介融合时代,无论基层广播电视台还是基层广电记者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受影响。因此,基层广播电视记者更应想方设法提升自己新媒体时代的适应能力,避免被媒介融合的发展潮流所淘汰。如何应对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笔者作为县级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结合长期一线工作经历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基层广播电视记者是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者,其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承担新闻采写、编辑和传递信息的使命,如果记者自身没有过硬的实力,不可能干好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

3.2 提高新媒体工具的运用能力

如今,基层广播电视记者也需要灵活掌握各种新媒体工具的运用能力,比如智能手机、VR、H5以及汽车驾驶、无人机航拍的技术,同时还要熟悉运用各种常见的社交APP,如微博、微信、QQ、Facebook、Twitter等软件,才能提高新闻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加强新闻采访写作能力

作为记者,采访写作是最基本的技能。移动互联网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屏传播,不仅能够全面融入影、音、图、文四种形式,而且传播新闻的可读性非常强,还能实现即时生产、即时上传、即时传播。所以,对基层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写作能力要求很高,记者先要了解受众追求“碎片化”“娱乐化”“快餐式”的信息消费特点,然后在新闻谋篇布局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必须提醒的是,基层广播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时不能一味迎合受众的兴趣爱好,也需要加强新闻把关,仍以传播主流新闻为主,当好“把关人”,杜绝“假大空”和色情、血腥暴力的新闻,否则,容易造成负面后果,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3.4 注重参与受众的交流互动

新媒体时代,受众是各大媒体争夺的重点。新时期的受众可以利用各种自媒体手段传递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在微信、微博中拍个视频、传张图片,灵活度很高。因此,基层广播电视记者也要开通各种与受众互动交流的平台,如开通电话连线、设置网站论坛、贴吧等形式,及时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和新闻线索,吸取精华、摒弃糟粕,激发受众参与热情。

4 结语

总之,在新旧媒体日益融合的时代,基层广播电视台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但同时又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基层广播电视台要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APP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最大程度上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对基层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形式、传播渠道、互动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体制,突出自身优势,形成品牌效应。基层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尤其记者,更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用新媒体发展理念指导今后的新闻工作,拓展新闻视野,以受众为中心,在媒介融合时代为基层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壮大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广播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