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点佛山》看新时代地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时政评论节目

2018-02-25 10:49莫小峰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评论员佛山时政

莫小峰

(作者单位:佛山电视台)

《观点佛山》是在佛山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佛山电视台2017年推出的媒体改革重点项目。项目以“主流观点 关键声音 观察佛山”为理念,以深度时政解读、新闻评论为突破口,开启融媒体传播的深度改革。2018年初,《观点佛山》全新改版,籍着全国两会的契机,推出两会特别版,包括每天在新闻节目中推出一分钟短评,以及在每周五晚推出一个15分钟电视专题。其中,每天短评紧跟热点,突出评论员的观点声音;每周五的专题则梳理归纳本周核心主题,博采多方权威意见,百家争鸣。节目自启动以来,一直创新求变,引领舆论风潮,传播效果显著,赢得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点赞,以及各界观众好评。

1 电视媒体为什么要做时政评论

时政评论电视节目,首先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一种。一般来说,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进行解释分析,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

1.1 这是行业发展趋势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新媒体语境下,信息泛滥,需要观点引领舆论风向,用权威的声音以正视听。

同时,随着受众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闻的认知不再局限于新闻本身或表面,媒体不仅要报道新闻,还必须解读新闻,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观点,让受众了解背后的事实和蕴含的深意。

1.2 这是媒体改革的自觉行为

长期以来,由于媒体特性与定位不同,深度解读、发表评论观点,一直是电视媒体的弱项。

《媒介新闻评论学》[1]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就是电视评论工作者代表电视机构,对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明确表示意见和态度,对事态的演变、发展进行分析、评述。简单来说,电视媒体需要通过新闻评论,更加旗帜鲜明地表达作为一个媒体机构的观点、立场与声音。《观点佛山》作为一档以观点引领、专注于深度解读时政的栏目,正是当下媒体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项目。

1.3 响应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讲话精神的落实

作为党的媒体,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承担起新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新闻评论有很多种,《观点佛山》专注于深度解读时政、时政新闻评论,正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媒体使命的最好体现。

2 时政评论电视节目如何做?

2.1 有梯队地建设一支专业评论员队伍

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果想长久存活下去,必须有足够多的专业人才作为储备,这些专业人才既要具备电视主持人的独特人格魅力,更要有评论员的专业支撑。电视评论类节目的主持人[2],不同于日常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也不是普通记者,而是集播音主持、采访、撰稿、评论等于一体的全能型人才。打造这样的人才梯队,一方面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另一方面,《观点佛山》也应走出一条借力发展的路子。自项目组启动以来,秉承开放平台办节目的理念,广纳《南方日报》名记名编,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广电同行记者,央视、央广、中国青年报等央媒评论员力量,以及各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节目创作,先后推出企业家精神系列访谈《走进董事长办公室》、香港回归20周年特别策划《放眼大湾区》、创新驱动专题《创新驱动 问道行业冠军》、央视十九大专题《还看今朝——广东篇》、推出市政协十大明星名嘴委员、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观点佛山·两会特别版》。多个项目下来,评论员队伍的组成逐渐清晰,大致分三个梯度打造:第一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名记者和主流评论员团队,强化时事评论节目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二是打造主流央媒记者和北京资深学者评论员团队,以此强化“中国命题 佛山表达”的主题升华。第三是打造佛山本土化的知名评论员团队,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校教授、高校学者、知名企业家等各界人士,强化时事评论的本土视角。

而项目组也从“跟班学习”这种最基础的方法学起,有效拓展团队视野,提升了人才资源的整合和智库引进,同时,开放的平台也聚合了更多社会精英参与打造舆论影响力。

2.2 及时发现、抓住有效选题

选题是节目架构思想的基础[3]。优秀的节目选题不仅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具有典型性、思辨性和前瞻性,能够引起受众共鸣,让受众积极思考,也能提升栏目品质,使栏目真正具备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质。

而这当中,时效性又是排在第一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之间的时差越小,新闻评论时效性越强。

以《观点佛山·全国两会特别版》为例。每天的新闻短评,以评论员为核心,前后方策划人员共同参与。虽然只是短短400字的评论,选题上可谓费煞苦心。从前一晚至次日上午,评论员同北京前方统筹一起商议选题,大家都以最短时间,每天读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等主流报刊,以及浏览央视新闻、人民网、中国政府网等高端媒体微信号,再结合当天热点,才能初步定下选题,并报后方编辑部确认。选题的选择有几个原则,一是紧跟大会议程,二是紧跟社会热点,三是争取能联系佛山。在追社会热点上,例如,当中国政府网的短视频《想知道政府工作怎么写?来这个办公室听场音乐剧》在上午刷屏,《观点佛山》当天马上推出评论《改变我们的宣传》;又如,政协委员姚增科炮轰形式主义的发言被刷频,《观点佛山》也第一时间跟上热点,推出评论《需要有一场打击形式主义的攻坚战》。在追议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参与广东团审议后,《观点佛山》一连几天,分别从改革再出发、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方面推出《广东发展的指路明灯》《粤港澳大湾区“不得了”》等若干篇评论。在联系佛山、国家主题本土化表达方面,则把顺德的基层治理大会、佛山的大部制改革等议题巧妙与两会主题挂钩。

2.3 拿捏好评论的“尺度”

做新闻评论,尤其是时政新闻评论,如何把握好“度”是最难的。在这方面,《观点佛山》也有几个经验(原则)。

一是严格遵守宣传纪律,不让碰的坚决不碰。如个税问题,评论员当天原意是通过代表委员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讨论,推出“勤劳致富”的观点,拟了一篇评论文章《提高个税起征点重要,勤劳致富更重要》,但由于宣传指令明确说此话题不能炒作,于是,后方编辑还是将此选题撤下。

二是全国话题、佛山表达,在评论时争取把佛山案例、佛山经验体现在全国性话题的评论上,比如,乡村振兴的话题,我们就将顺德在两会期间召开的基层治理大会,巧妙融入当天评论《乡村振兴:顺德要走在前列》。

三是关于重大时政动态的评论,则以读报、转载权威媒体评论观点为主。比如,两会最后阶段,都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宪法修正案投票、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等重大题材,我们基本都是转载人民日报社论、央视评论,先后推出《万山磅礴看主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等评论文章。

2.4 做出有电视特点的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优势,就是强大的视听语言表现力,即画面的冲击力、声音的感染力,以及字幕、特技等多种电视元素综合而成的震撼力。它的劣势也很明显,就是电视传播“稍纵即逝”的瞬时性[4]。所以,做电视新闻评论就要懂得扬长避短。比如,评论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这些东西都是抽象的,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就要通过一些形象化的表达来体现,大致分为画面与声音,具体可细分为现场画面、演播室画面、特技画面、字幕、解说词、同期声等。例如,短评《改变我们的宣传》,考虑到评论的对象是中国政府网的一条短视频,所以,我们在演播室制作过程中,就让评论员发表评论的同时,LED背景不断回放短视频的精彩片段。

其次,电视媒介的特性也对评论产生了时间限制。长时间的论证过程可能会导致电视趣味缺失。而评论过程中,主持人口语形式表现力不足,也会令节目生命力受损。所以,电视新闻评论,更适合的是以简短评论的形式出现。节目由新闻事件说起,每件事之后附以简短精辟到位的口语评论,这样既增强了评论的趣味性,也提升了可看性。

猜你喜欢
评论员佛山时政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引领社会的评论员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