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优化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2018-02-25 10:16黄海根
新课程(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作业数学

黄海根

(福建晋江市磁灶中学,福建 泉州)

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作业过于传统,不能满足学生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但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通过有效方式提高数学作业的设计质量是尤为重要的。所以,作为高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重视数学作业设计质量,在为学生减轻压力的基础上,提高其学习能力。

一、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作业设计质量,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但是,许多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降低了作业设计质量。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数学作业设计中,应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使教师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着手,为学生设计具有特色的作业内容。其次,数学作业设计时,应以学生为主,提倡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并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后,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应具有针对性,为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探究高中数学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1]。

二、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实用性的作业

对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而言,教师应设计较为实用的作业,以鼓励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内容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数学学习热情。例如,学习“概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五种颜色的球,将其放置在非透明的箱子中,并鼓励学生分别进行一次“摸球”,将球的颜色进行记录,随后放回原箱中,以此类推。在全部学生完成“摸球”后,教师鼓励学生算出每种颜色球的出现频率,与概率教学知识内容相结合。如此,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概率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基于此,在高中数学教学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设置较为实用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

(二)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知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是公认的,因而在教学中极易消耗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若教师设计更为枯燥的作业,则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对数学学科厌恶。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具有浓厚趣味性的作业,既可以为学生减轻负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该视角着手设计作业,以逐渐打消学生的厌恶心理。例如,学习“三视图”时,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三视图的绘画。由于该题目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基于此,教师在设计作业之前,应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加以充分考虑,进而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作业设计,确保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有效完成作业。通常,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学习能力较强、适中、较弱的学生,分别对其设计较难、适中、简单的作业。如此,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结合自身所学基础知识而完成作业。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能力进行摸底,如若学生有所进步,则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层次进行调整,以提高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质量。

(四)设计生活性的作业

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视角着手,开展生活化的作业设计。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可见,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数学教师设计生活类型的作业,可引发学生对生活的联想。例如,在学习“抽样统计”知识内容时,教师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全校学生中持有手机的人数比例做估算,然后进行实际的抽样调查,进行统计。在学生完成抽样统计之后,积极对这一过程进行反思。如此,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可以将生活与数学相联系,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目的[3]。

数学是高中教育阶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作业设计和布置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复习和巩固的过程。可见,作业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应对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结合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教师可通过如下方式开展作业设计:首先,设计实用性的作业;其次,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再次,设计层次性的作业;最后,设计生活性的作业。

猜你喜欢
教师应作业数学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