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

2018-02-25 02:42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美的美术生活

刘 颖

(江西省南昌市南钢学校)

美术作为一门传播美、欣赏美、创造美、升华美的具体艺术学科,在小学教学中具有较强的美育价值。在这一阶段教师不仅要教授课堂教学内容,更要注重开展美术欣赏课程,强化提升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使学生自身形成观察分析、加工美化、归纳整理的科学学习方式,这样做对学生后期的个人发展以及学习生涯进程有着深远影响意义。

一、课前认真准备

例如,教师在教授“万花筒运用”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先在课前充分了解万花筒里面的具体图案,并精心组织课堂语言,全面考虑可能发生情况以及应对措施。切实实现在具体实际授课过程中自然运用相关手段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科学习兴趣。

二、课中开展多样活动

课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一方面让学生对相关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并阐述自我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相关知识学习来进行自我创作。立足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开展具体的课程教学,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展示自我以及表达自我的机会。

在进行小学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借助影视投影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并引导学生欣赏,在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学生的欣赏能力及表达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相应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视角的挖掘,并给予学生相应的点拨引导,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针对所欣赏具体作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培养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在具体实践分析过程中完善自我。

三、创设构建多元化教学情境

多元化情景可以给予学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欣赏欲望。只有学生真正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发自内心地真正投入学习。以欣赏《向日葵》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学环节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太阳的画面,让学生在多媒体情境中感受和煦的阳光,在此情境氛围基础之上,引出教学主要内容——梵高的著名作品《向日葵》。让学生将画家笔下的向日葵与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相关比对对照,引导学生阐述自的具体感受。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为贴切地建立对欣赏事物的第一印象,在强化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加深对该部分知识的印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对自己联想领悟的阐述表达,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积极性。

四、引导学生发现周边的美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进行相关艺术作品欣赏的同时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于周边实际生活中寻找一切美好事物。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周边实际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培养强化学生感恩生活、享受当下的正能量积极心态。将更多的生活相关元素融入美术欣赏过程中,将教学开展与学生周边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巧妙借助学生较为熟悉的周边生活情景,在点滴生活中促使学生感受当下社会的温暖,引导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发现周边实际生活中的美好,端正学生的生活态度,培养强化学生的乐观心态。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并不需要繁多复杂的知识理论,引导学生从周边实际生活中发现点滴并沉浸于其中才是具体实际教学意义的彰显。

总而言之,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程对于当前时代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巧妙借助多种辅助教学工具进行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投身于美术欣赏之中。将开展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化为师生之间共同享受的美好过程,遵循当前号召推广的素质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尊重保护学生的天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积极性。希望文章介绍的具体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策略措施能够为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褚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创作兴趣的培养:刮出来的世界[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2).

[2]苏晓萍.核心素养观视角下的美术行为重建与养成[J].美术教育研究,2017(9).

猜你喜欢
美的美术生活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