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社交软件提升家校沟通水平

2018-02-25 02:42王国臣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校社交软件

王国臣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

在现代家庭中,子女的教育成为每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大事,学生在校的表现、情绪的波动、学习状态的好坏、言行举止的变化等,都需要学校及时给予关注,并与家庭做好沟通,合力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从开家长会到家访,从电话联系到如今运用社交软件进行交流,家校之间的沟通手段和载体也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而不断趋于现代化和多元化,为学生的顺利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类似微信、QQ、微博等的社交应用软件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成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式和沟通交流的主渠道,如今运用社交软件,切切实实提升了家校沟通的水平。

一、沟通形式单一变多元,拓展了家校沟通的空间

社交软件运用到家校沟通中,体现在交际手段的多元性上。传统家校沟通多采用的是面对面的座谈、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学校与家长之间必须要提前进行预约、拟定时间表,家长的时间完全服从学校的安排。学校也要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情绪、价值观念等,双方之间进行促膝长谈,找准敦促学生进步、提高学生道德观念等的方向,双方共同用力,合力教育学生使其健康成长。在传统家校沟通形式上,因为时间有限,谈话、交流以及对学生问题的解决策略的探讨都显得不够全面和深入,获取信息也是片面的,跟不上学生在学校表现的新动态和新行为。如今,社交软件具备多种功能,给家校沟通提供了新平台,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社交软件既可以采用视频形式做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随时进行语言交流,还可以将有关学生学习、活动的图片上传,教师与家长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进行群聊,也可以一对一进行私聊。家校沟通的时间是灵活的,不受所限。随时随地的动态关注,细致入微的细节记载,原因分析的方方面面,使家长可以更好地获取学生的各种表现的信息。多元化的社交软件应用,提升了家校之间的沟通水平和质量。

二、沟通容量单调变丰富,畅通了家校沟通的渠道

在传统的家校沟通中,我们看到,一般教师没有特别的事情,是不会轻易家访的,除非学生的问题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状态,家校沟通实际上处于断层状态,长期性的、持续性的家访很难做到。家访的内容仅仅体现的是学生单个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就一件事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案,一旦学生这一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学校也开始减少与家长的联系。而社交软件,通过其多种功能的运用,大大扩充了家校之间沟通的内涵和容量,既能够保持连贯性的衔接式教育沟通,还能够长期做到互动互联,使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做到融合渗透。学校能够对学生的动向信息进行采集,家长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教师能够借助社交软件,群发有关学校班级的各种动态,还可以就班级管理、学风校风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长无形之中也参与了学校管理,在关注自己的孩子学业、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的同时,对教育的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共同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家校沟通运用社交软件,其容量的无限扩大给家长展现出学校、班级、学生方方面面的发展历程和痕迹,既是家长参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又是家长对当前教育趋势的一种认知和接纳。所谓社交软件的容量,就是说与传统家校沟通内容相比,内容不仅局限于学生,还能够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之中,家长获取到的学生信息变得更为宽泛,能让家长正确地评判学生,从而反省自身家庭教育的不足,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

三、沟通效果低效变高效,打开了家校沟通新局面

就传统家校沟通的最后结果来看,就学生的状态双方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双管齐下,及时扭转学生的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旨在通过家庭的温情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或者说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尽如人意,家校之间进行沟通,学校给予家长一定的教育责任压力,改变教育策略。但是,效果究竟如何呢,针对一些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例如留守儿童,原本家庭主要成员应该担负的教育责任,却在现实中无奈落空和严重缺失,这无疑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难度,家访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社交软件的应用,则可以让此类家庭的家校沟通变得更为有效,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学生父母,学校通过社交软件,建立家长群,一个也少不了,这部分学生的家长能够及时获得自己孩子的学习信息,并保持与孩子的联系,对孩子进行疏导式的家庭教育,从而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教育的顺利开展,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从低效到高效的家校沟通,打开了家校沟通新局面,能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快乐成长平添一份助力。

总之,运用社交软件,能够不断提升家校沟通的水平。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社交软件的弊端,隔着屏幕的交流沟通还是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信任度不够,而家校之间因为社交软件的交流融合,背后还存在因为时间的无限延长、内容的不断扩增、信息量的不断繁复等,造成双方交流的机械性和倦怠感,这是不容忽视的隐形问题,也是作为教育者要在探究社交软件进行家校沟通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部分,让沟通借助社交软件真正发挥优势,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家校社交软件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禅宗软件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社交距离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软件对对碰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