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巧渗透

2018-02-25 02:42王迎春
新课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董存瑞语文课德育

王迎春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新北小学)

评定一个人的标准,“德”居首位。只有品德好,才能把所学知识用于社会,为社会造福。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毋庸置疑居于首要位置。如何把德育摆在首位呢?除了学校常规教育外,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与渗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如何把德育巧妙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利用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育性,篇篇课文都有选编者的教育意图。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把德育理念牢记心中,还要充分研读教材和教参,把握编者意图,挖掘课文本身要呈现的教育内涵,把课文内容与德育完美融合,使教育意义最大化。

二、把德育融入汉字笔画中巧渗透

思想教育无时不在,尤其是语文课。一节完美的语文课,不是追求“花架子”,而是要做到“实”。无论在哪讲课,讲给什么样的人,语文课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或多或少地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了启迪。如何把这两点做到合二为一呢?在去年的语文课上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去年,我在我市班班通现场会上做了一节观摩课,讲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其中我想指导学生写“惩”罚的“惩”字。我当时非常纠结:写这个字究竟是安排在课程结尾,写完后下课,还是穿插在课程中间随文写字呢?经过反反复复地思考,我觉得安排在最后写字,时机不好。因为最后的环节正是学生感情升华到最高潮时,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写字了,情感就荡然无存了,所以我决定随文写这个“惩”字。“惩”字所在的段落正是表现中国人面对洋人的欺凌敢怒不敢言的屈辱历史上,为了让学生体会当时中国人的懦弱,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我决定把这份情感融入笔画名称中。教学生一笔一笔写“惩”字,学生也边说边跟我写。这样的设计可谓是一箭三雕:既完成了写的教学,又把情感推向了高潮,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课程结束后,听课老师个个赞不绝口,都称赞这样的融合是头一次见识,效果太完美了。

三、在实践中渗透德育

教育不是口头说一句而已,而是要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心,这才是使学生真正受到了德育。记得人教实验版二年级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酸的和甜的》,教参中是这样规定情感目标的:懂得做事情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说的道理。

如何完成这项目标呢?我想:既然是要让学生“懂得做事情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说”,那就真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吧!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准备了不同品种的葡萄。先让学生猜猜是酸的还是甜的,再亲自品尝,这样的亲身实践让学生轻而易举地明白了“不能光听别人说”的道理。

再比如,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有“祖国在我心中”这样一节综合实践课。在这节实践课中,我是这样上的:上课伊始直奔主题:“我们即将要开展一节《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实践课,同学们,你们想以什么形式来赞美祖国呢?”思考片刻后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办手抄报,有的说编情境剧,有的说演小品,还有的说唱歌……形式五花八门,比书中提供的方法还要多。当我宣布一周后要进行汇报演出时,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兴奋,马上自由组合商议节目内容……一周后,学生的精品节目出炉了,主持人的台词也完全是由学生完成的,而且个个节目都是原创、精品。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小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剧中吴××虽然是女同学,但扮演起董存瑞来有模有样。她演出了董存瑞的大义凛然,豪情壮志,深受在场老师和家长的赞扬。还有情境剧《五四运动》,学生梳着两个三股辫,穿着白色半袖上衣和蓝色裙子,手里拿着标语,大喊“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入情入境的表演仿佛把观众带入了当年五年运动的热潮中……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生的无限潜能,他们的收获颇多:学会了利用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搜集、加工和处理,学会了团结协作,对中国的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爱国意识,潜移默化中对自己、对他人进行了思想教育。这节实践课结束后,学生更深深地爱上了语文学科,爱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他们的自信、表演能力深深地折服了在场的每位老师和家长。

语文课是一门有趣而又意义深远的学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要比其他学科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巧妙地渗透德育,启迪学生心灵,在学生纯洁无瑕的心田里种下美好的种子,逐渐开花结果,造福家人,造福社会。

猜你喜欢
董存瑞语文课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最崇敬的英雄2
河北省隆化县新兵出征仪式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举行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