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午国殇与民族觉醒的再思考

2018-02-25 07:43徐丽卿
青年时代 2018年36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甲午战争

徐丽卿

摘 要: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和历史节点,对中国社会影响至深。甲午战争因何起、因何败?甲午国殇“殇”在哪?对今天的借鉴与启示是什么?本文试图通过解读,抽象出更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提供理性参考。

关键词:甲午战争;民族觉醒;民族复兴

甲午战争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转折点。甲午之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它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命运,改变了日本的国家命运,甚至也改变了东亚及整个世界的格局。

一、甲午国殇,殇在哪?

首先要弄清甲午之败到底带给近代中国什么样的后果与影响,知耻而后勇,这是历史作为警世钟的意义。

1.天朝梦碎,传统中国的大国地位被彻底颠覆

清朝“康乾盛世”,中国领土面积138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亿,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可谓文治武功的泱泱大国。但这个“文治武功”的鼎盛形象在18世纪末被逐渐打破,到甲午战败彻底崩溃。

先是“文治中国”形象的坍塌。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抵达中国,目的是和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扩大经贸往来。可惜结果不如人意。一是因为中国自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与别国做贸易;二是因为马戛尔尼不肯给乾隆皇帝下跪,被清政府認为是蛮夷的大不敬,回绝了平等建交的要求。这次造访打破了传教士们在欧洲建造起来的中国神话。西方人的中国观念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文治中国”的形象光环褪尽。

“武功中国”形象的坍塌则始于一次次的战败。从鸦片战争开始,大清与外国的战争屡战屡败,强国形象逐渐松动。但之后通过办洋务、建海军、收复新疆等,清政府给了世界尚具一定实力的假象。甲午战前,列强普遍认为中国占较大胜率,但战争结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看法。甲午战败使大清国力的孱弱暴露无遗。“武功中国”的形象也至此消解。

2.巨额赔款使近代中国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

根据《马关条约》,中国要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辽费”3千万两,共2.3亿两白银。清政府无力支付,俄、法、英、德趁火打劫,向中国提供带有各种苛刻条件的借款。赔款的本金加借款的利息,最终中国实际上付出了超过5亿两的代价。

这样沉重的财政包袱,压得近代中国几乎无法喘息,清政府失去了自己的财政主动权,也失去了发展的物质基础,向近代化自然演进之路被强行中断,这也是甲午之败被称为“国殇”的原因。

3.主权沦丧,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租旅顺、大连湾,法国强占广州湾,英国强租威海卫。迟来的美国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利益均沾。除租借地外,列强更纷纷扩大各种的势力范围。偌大的中国,繁荣富庶之地,几乎瓜分殆尽。

大国地位彻底颠覆,沉重的财政负担,国土割裂、主权沦丧,这三个方面叠加起来,对中华民族几乎是灭顶之灾。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前所未有的失败和打击,也让中国人前所未有地反思和警醒。正如梁启超先生说:“吾国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二、民族觉醒,醒什么?

其次要弄清甲午战争为何爆发,中国为何一败涂地,避免重蹈覆辙,这是历史作为教科书的作用。

1.近代中国落后的实质是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迟滞

中国的洋务运动起自“师夷长技以制夷”,禀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学习的深度、广度上都有欠缺,改革既不深入,也不系统。

日本有鉴于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1854年选择与西方和平通商,打开国门。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励精图治。明治维新是日本向资本主义的改革转型,也是较为彻底、系统的向西方学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颁布宪法,召开国会;文化上“脱亚入欧”,学习西方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军事上加强军备,建立新式陆海军,因而迅速崛起,成为东亚的资本主义强国。

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和改革思路,使中日两国实力发生颠覆性变化。甲午之战,实质上是高度近代化的日本战胜了低度近代化的中国。

这是第一败,败在我们对历史进程的发展缺乏清晰认知和主动选择。是晚清政府的封闭和保守制约了近代中国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生机,导致了近代中国整体发展进程的迟滞。

2.近代中国缺少先进的社会变革领导力量

鸦片战争之后的半个世纪,有识之士一直没有停止过救亡图存的努力,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朝堂到草野。这些变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命运。因为这些变革的发起者、引领者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因而其变革不能彻底。

(1)体制内变革者的局限性

一是不知彼:当时清朝官员中不乏开眼看世界的,如林则徐、弈?、曾国藩、李鸿章等,他们较早认识到中西差距,改革图强。但整体而言,他们对西方现代社会制度和科技知识了解甚少,对中西方战争的形势和实质缺乏清晰认识,对整个世界发展进程缺乏全面把握。

二是不知己: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改革发展成就估计过高;另一方面,对大清面临的危机程度、对变革的重要性和迫切程度认识不足。以康有为的变法为例,他主张“速变”,以为中国的强大指日可待。“日本改革三十年而强,而以我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1]

三是少共识:因为愚昧和保守,清政府内部对改革发展并没有形成足够共识,有识之士的提议往往受到多方阻挠。以铁路修筑为例, 1862年李鸿章提出修建铁路,1881年始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9.7公里,1888年延至天津共130公里。1889年,李鸿章倡议自天津接造至通州,“朝议骇然”。到1894年,中国自主修建的铁路仅400多公里。

《中国近代史》作者蒋廷黻先生对此痛心疾首,“倘若我们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2]这二十年,是我们丢掉了的战略机遇期。

(2)体制外的变革力量:如太平天国、义和团,作为反抗专制统治和外来侵略的农民运动,有其先进性的一面,但其领导者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社会的改革并不彻底。

这些农民运动的领导者只是小农经济的代表,并不代表更高生产力,他们所反对的只是清政府的外族性质和苛刻执政,其起义目标是横向的改朝换代,而不是纵向的革故鼎新,难以带领中国社会向更高阶段过渡。而且,这些领导者在人格、才能上有诸多缺陷,难以持续赢得民众支持和拥护。

这是第二败,败在近代中国缺少先进的强有力的社会变革领导力量,难以在更广泛和更持久的层面凝聚民心,担当引领国家和民族前进的重任。

3.近代中国缺乏民智的开化和民心的凝聚

(1)民智未开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曾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有过一场争论。李鸿章对日本想与东亚传统决裂表示不解,森有礼说,“不论何事,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是我国的好处,我国不愿意怠慢致贫,而想勤劳致富,所以舍旧就新。”

而李鸿章则答道,“我国绝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才不得不采之外国。”[3]这种民智开化上的差距很快演变为学习态度和发展速度上的差距。

(2)民心未聚

究其根由,清王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绝大多数汉人实行专制统治,政治、经济利益上向满族倾斜,文化上实行文字狱的高压政策。在长期专制之下,国民意识无从培育,民族国家概念淡漠,面对外来侵略,统治者不敢发动民众力量,致使国民犹如一盘散沙。

而当时的日本,则几乎是举全国之力来兴办海军,支持战争,基本实现了全民动员,凝聚了巨大的战争能量。

这是第三败,败在民智未开,民心涣散,民众的力量未能唤起、未能凝聚。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的警钟,牢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苦难,更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开拓前行。

1.勇于担当历史使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一以贯之的历史使命。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新的世纪大考。

从国内来讲,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转型尚未完成,改革的阻力仍然强大,要求更高的发展共识与更智慧的应对能力;从国际来讲,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国际形势波谲云诡,不同国家意识形态的斗争,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竞争 ,从来不曾停歇。

这要求我们戒骄戒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矢志不渝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历史发展的引领者

保持党的先进性,一是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精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理论引领社会发展;二是保持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扎根中国实际,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保持党的纯洁性,就要重视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做到党的自我革新与自我完善。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敢于向自己开刀,力求本质不变色,而生命力常新。

3.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掌握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

民心向背有两大决定因素:一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认同,表现为民族精神;二是现实层面的需求满足,表现为民生利益。

要堅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保障民生福祉。 要善于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民生疾苦。一个闻过则喜的政党,才有足够的诚意凝聚民心,才能赢得人民,掌握群众力量。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告诫,也是执政者应有的胸怀和担当。

参考文献:

[1]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张宏杰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

[2]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版.

[3]明治维新的再探讨.世界历史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甲午战争
浅析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复兴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人文信仰的建构是民族复兴的关键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赫德与中日甲午战争
从甲午战争得到的启迪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
甲午战争日军作战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