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机制研究初探

2018-02-25 05:30慕宜君陈琳
理论观察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创新机制

慕宜君 陈琳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亟待提高,而理工科院系学生因其知识背景、培养模式等原因,思想状况有其特殊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本篇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理工科学生支部的特殊性入手,整理出理工科党支部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党支部工作创新的意义,并试图给出提升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机制的几个着力点。

关键词:高校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10 — 0047 — 04

习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而,“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学生党支部体制机制、工作方式都有待改进和创新。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同学生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所呈现的差异化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对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能力进行提升。

本研究选取理工科院系作为切入点,重点探讨此类学科背景的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对其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所遇到的难点,从而为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机制提供更为微观层面的参考。

本篇研究将从四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综述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分析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论述新形势下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探究新形势下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的着力点。

一、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创新”的期刊、硕博论文、报纸等,显示自2009年至2017年,有11篇文章。这些研究主要分为三类:一類是针对党组织生活开展形式的创新研究,如南开大学牛文利的《论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创新》〔1〕;一类是围绕新媒体、新技术等新形势、新变化对高校学生党建的影响,提出创新高校学生党建的新思路、新方法,如对外经贸大学王元彬、李航敏的《创新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2〕;还有一类是在新形势背景下,在文化视域中探讨如何在党建工作中融入并传承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中央财经大学刘晓勤的《文化大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新探》〔3〕。

这些研究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但普遍将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并没有深入到高校院系之间、大学生群体内部之间的差异性。

(二)关于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研究

国内针对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见,在中国知网(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中,以“理工科”、“学生党支部”为主题名,检索到2012至2017年间,仅有5篇期刊文章。这些研究有重点探讨现状及成因的,如兰州理工大学杨雅琼、杨新华、班振海的《新形势下理工科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4〕;有探讨科学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的,如桂林理工大学莫长庆的《高校理工科学生党支部科学化建设的路径研究》〔5〕;有阐释加强党建工作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的,如许昌学院的曹军芬《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6〕。结合理工科院系人才培养工作和学生特点,来探讨理工科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工作机制创新的研究寥寥无几。

二、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特殊性及存在问题

(一)理工科学生思想状况有其特殊性

当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后,就踏入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理工科学生自中学起,主要接受理科学习的思维训练,“重发展轻教育”〔7〕。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专业和学科特点,以及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使得理工科学生不得不面对课程数量多、学习任务重、专业性强、考核要求高等现实情况,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人文及思政类课程的学习就摆在了次要位置。“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素养”〔8〕、“重学术轻思想”〔9〕,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相对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相较于文科学生,理工科学生更关注学习问题、就业问题等“务实”问题,而对理想信念、社会责任等“务虚”问题相对淡漠。理工科学生对政治的态度更为冷漠,功利心较强,奉献意识较弱。当下“宅文化”、“二次元文化”、网络游戏在高校,尤其在理工科院系中泛滥,更加剧了理工科学生对重大政治和社会议题的回避。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学生倾向于在虚拟世界中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把除了学习之外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部分学生甚至沉溺其中,占用了本该进行学习的宝贵时间。

此外,理工科学生更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更偏重机械的技术思维,缺少哲学思辨思维,看待政治与社会问题会更容易片面、偏激。对他们而言,公式、计算、技术要比人、事、物更容易处理。相较于文科生,理工科学生的沟通技巧也更为欠缺。这也使得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困难、更具挑战。

(二)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工作面临突出问题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堡垒,然而,目前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建设却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理工科学生对政治的淡漠和参与度较低,一定程度导致了入党积极性不足;而“务实”的“功利主义”又导致部分入党学生动机不纯,更看重入党带来的现实回报,而非党组织所要求的政治意识和应当承担的责任。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党员党性意识不高,对党组织归属感不强,参与党支部活动积极性不高等。

从党支部的角度来讲,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党组织的吸引力不足。学生党员对党支部的认同感淡化、归属感不强。理工科学生对参与党支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标杆作用被弱化。二是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不足。理工科学生课余时间还需要花大量精力在实验室、企业实习或跟随老师进行野外调研实践,思政教育工作缺乏稳定载体。在校内,校园文化活动主要由学校各职能部门或学院学生组织承办,这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但相对缺乏思想引领作用。学生党支部除了对党校培训、上级党组织活动进行长传下达外,自发进行的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不足,对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跟进乏力。三是党支部建设活力不足。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活动内容固化和活动形式固化两个方面。当前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开展主要围绕“三会一课”进行,内容较枯燥,形式较单一。囿于校园安全和思政教育的敏感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空间较小,实践类、外出交流类主题教育难度较大。这些问题表明,理工科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仍是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板。

三、新形势下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弥补思想政治工作短板

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的任务。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正面临挑战,而理工科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因而,理工科院系基层党建尤其是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创新成为补齐思想政治工作短板的突破口和关键,迫切需要在深刻把握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有效弥补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短板,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有助于把握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建设,提高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有助于高校牢牢把握理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创新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新形势下理工科院系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的着力点

(一)强化人文素养教育,提升理工科學生思政教育内涵

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的积累只是“人文素养”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将知识内化为一种综合素质,从而产生更为高级的情感认知,如“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民族认同”等〔10〕。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理工科学生相对文科生而言,“人文素养”相对较弱,通过提升思政教育的人文内涵来强化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紧迫。人文素养的养成,并非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学习、熏陶、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政治意识、理念信仰也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这就要求教育实践过程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这条思想的“准绳”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有意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要从积极分子时期就强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把增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向党组织靠拢。

(二)丰富学习活动内容,创新理工科学生支部活动形式

对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泛泛而论,避免“假”、“大”、“空”。理工科学生“务实”,那就要从他们关心的“实事”上讲起,结合社会发展的“时事”,将思想引领润物无声地贯穿在教育过程中。理工科学生关心学业,那么教育教学内容就可以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中汲取营养,引导学生将学业同祖国发展联系起来;理工科学生关注就业,那么教育教学内容就可以与时代发展、国家政策等相关联,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国际国内发展的潮流动态,辨清真伪,将个人发展放在更高维度去考虑,如此等等。

与此同时,要创新活动形式。课堂上思政内容的学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以配合课堂内容开展如政策专题讨论、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在一些重要纪念日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情境教育”,引导学生牢记历史。

此外,当前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受到大学生普遍欢迎。要充分重视并利用好网络资源和各类新媒体平台,如微信、QQ、微博等。习总书记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可以通过网络建立支部联系平台,通过网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分享学习心得等。通过微信或QQ群,还可以展开线上党组织生活会,发布学习主题和讨论议题,分享学习感悟等。

(三)完善支部工作机制,凝聚理工科学生支部向心力

理工科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机制要严格按照党的相关规定执行,组织生活要有台账可查,对于学生党员的参与情况要有记录。理工科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强,对规则的认同性较高,通过规制规范管理、增强组织凝聚力相对容易。要从组织机制上使理工科学生党员意识到参加党的有关活动,进行政治学习,既是学生党员的权利,也是学生党员的义务,让学生党员明白政治生活是一件严肃且重要的大事。对于完成度好的学生,可树立榜样典型,在合理框架内建立奖励机制;对于完成度欠佳的学生,可加强教育引导,必要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惩处。通过考评制度,让理工科学生党员意识到,党员身份是一份珍贵的荣誉,也是责任、担当。

此外,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也十分必要。可通过“党员帮扶制度”、“党员先锋示范岗”、“党团共建“”等方式丰富工作形式。“党员帮扶制度”可以是高年级学生党员帮扶低年级同学,也可以是成绩好的学生党员帮扶成绩后进的同学,还可以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等等。“党员帮扶”从实践中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党员先锋示范岗”可以从理工科学生专业出发,利用自己专业所学,从社会公益角度为解决校园及周边的社会需求贡献力量。“党团共建”则是利用团学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源,因势利导打造品牌活动,使活动更有意义,也使组织更有向心力。

(四)打造党员示范效应,加强理工科学生支部吸引力

要高度重视理工科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育,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理工科学生入党各阶段的程序,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情况仔细摸底,定期谈话,除学业和生活外,关注其思想状况。理工科学生往往会花更多精力专注学业,对除学习外的其他活动投入或关注不够。通过兼任学生干部、组织集体活动、参与公益类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可以对理工科学生党员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并通过座谈会、个别学生谈话、任课教师评价等多渠道、多视角考察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思想状况等综合素养,保证学生党员质量,使理工科学生党支部成为一支有吸引力的队伍。

〔参 考 文 献〕

〔1〕牛文利.论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2):119-121.

〔2〕王元彬,李航敏.創新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137-139.

〔3〕刘晓勤.文化大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新探〔J〕.高校辅导员,2012,(03):37-39+73.

〔4〕杨雅琼,杨新华,班振海.新形势下理工科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6,(02):22+24.

〔5〕莫长庆.高校理工科学生党支部科学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3,(06):119-120.

〔6〕军芬.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99-100.

〔7〕周保垒.试论高校理工科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传承,2015,(05):50-52.

〔8〕曹军芬.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工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99-100.

〔9〕莫长庆.高校理工科学生党支部科学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13,(06):119-120.

〔10〕张海平,李坚.工科大学生入党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3,(29):355-357.

猜你喜欢
学生党支部创新机制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构建高校党管人才创新机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社区党建教育平台如何搭建
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制度建构
县级电视台法制栏目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