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2018-02-26 07:04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学苑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习惯评价

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任 鹏

在新改革的大旗下,小组讨论如同塞北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讨论只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袖手旁观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要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讨论习惯要有养成性

讨论是教师帮助学生理顺思路、把握方向、形成知识的一条捷径,也是活跃课堂气氛、展示学生睿智的一种方式。但要想使学生的小组讨论真正有实效,则要以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为前提。否则,讨论很容易演变成争吵,让教室变成热闹的茶馆。我要求学生在讨论时,不仅要做忠实的听众,更要当一名严谨的法官。首先,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对问题有所获后方能小组讨论,依次或自由发言。同学发言时,小组其他成员要认真倾听,找出你赞同或反对的地方,或者需要完善或补充的地方。你发言时,要讲明理由。形成小组意见后,全组学生用姿态(安静、坐正)语言告诉全班同学:“我们小组讨论完毕!”在多数小组讨论完毕后,其余的小组也必须尽快结束。在开始形成学生的小组讨论习惯时,我经常用到一些暗示语:

瞧,第二小组发言很有顺序!

这个小组的听众听得最认真!

……

学生只有这样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讨论习惯,小组讨论才能做到有序、快捷、有效。

二、讨论内容要有必要性

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能解决的问题,没必要小组讨论;而那些能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问题,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框架朦胧到形态清晰,从外部感知到深层理解,一步一脚印,既有利于学习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兴趣。

1.问题要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每种答案的背后有着不同逻辑推理和事实依据时,才能为学生的辩论提供可能,另外答案多元化也能使学生积极讨论和敢于展示。

2.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要尽可能与他们已有的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要让学生觉得“问题值得”讨论,并愿意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解决的问题。

3.问题要有探索性。有一定的深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组员在相互启发、共同思考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思考能力。

三、讨论形式多样化

我们常用的小组讨论形式有固定的2人小组和4人小组,这样便于教学组织和管理。可有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可采用不同的讨论模式,能事半功倍。

小组讨论能使学生经常处于问题情境中,学生总是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发现问题,发表见解,得出结论。教师只有精心组织学生,让学生花足时间去思考,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组讨论落到实处。

四、评价方式的科学化

1.评价要面向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小组讨论后,老师根据巡视和组际交流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旨在增强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等现代意识。

2.评价应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采取教师口头式,以表格的形式打分式,或模仿电视节目开展“闯关”比赛式、“晋级赛”式引发小组展开竞争,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3.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赞赏。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地进行表扬。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习惯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上课好习惯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惜字如金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