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秋播高产栽培集成配套新技术

2018-02-26 16:28张贵阳韩凤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小麦

张贵阳+韩凤阳

摘要 介绍了小麦秋播高产栽培集成配套新技术,主要包括选用高产优质良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抓好“三沟”配套、冬前促长控旺防寒、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麦;秋播;高产栽培;集成配套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2-0011-02

由于近年小麦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应用和推广、普及,各地小麦产量得到了迅速提高,如2017年江苏省沭阳县15万hm2小麦平均产量7 290 kg/hm2,涌现了近13 333.33 hm2产量9 000 kg/hm2以上高产典型。根据调查、实践,现将小麦产量9 000 kg/hm2高产集成配套秋播新技术简述如下。

1 选用高产优质良种

一般选用国审或省审且适宜区域在范围的小麦品种,如淮麦33、烟农19、百农207、周麦27、郑麦7698、天民198等,这些小麦品种穗粒结构协调,可以达到3个“40”(亩穗数40万穗、平均穗粒数40粒、千粒重40 g)的要求,同时株高适宜(72~82 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抗病、抗逆性等都较强[1]。

2 抢时适期播种

由于近年气候条件影响,秋熟作物腾茬普遍偏迟,影响了小麦适时播种,因而应抢时、争季节播种。适宜10月上中旬播种的小麦品种为郑麦7698、百农207、淮麦33等;适宜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品种为烟农19、济麦22、周麦27、华麦4号等;适宜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的小麦品种为江麦919、天民198、轮选99等。要抢时抢墒播种,尤其是水稻茬应抢时间、争季节播种,在水稻收后应立即施肥施耕灭茬,趁墒情好时播种;若播种时遇长期干旱,应先播种,并开好墒沟再灌溉,播后苗前灌溉应以窨灌为主,或浇灌,不能大水漫灌且灌溉后积水时间不能太长[2]。

3 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播期、茬口确定适宜播种量。根据调查,获得产量9 000 kg/hm2以上的田块,大多为机条播和大豆、花生、玉米等旱茬麦,也有少部分采用新技术,且播种较早的获得产量9 000 kg/hm2的稻茬麦。玉米、大豆等旱茬麦,一般在10月上中旬腾茬播种,机条播播种量为120~150 kg/hm2、旋耕后撒播的播种量为120~135 kg/hm2。

稻套麦,一般在水稻收获前15~20 d撒播,移栽杂交籼稻茬播种量为240~270 kg/hm2,人工育秧移栽常规粳稻茬播种量为270~300 kg/hm2,机插常规粳稻和直播稻茬播种量为300~330 kg/hm2。水稻收获后播种量移栽杂交籼稻茬机条播180~210 kg/hm2,机插秧和直播稻茬机条播240~270 kg/hm2;旋耕后撒播的移栽杂交籼稻茬300~330 kg/hm2,机插秧和直播稻茬330~360 kg/hm2。

4 配方施足基肥

因小麦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较全面,冬季寒冷天气较多,因此苗期必须配方施足基肥,以培育壮苗,促进分蘖,以便安全越冬。根据实践,小麦若要获得产量9 000 kg/hm2,一般施家杂肥(或腐熟人畜粪等)11.25 t/hm2+45%三元复合肥(15-15-15)750 kg/hm2(或51%三元復合肥(17-17-17)675 kg/hm2、54%三元复合肥(18-18-18)600 kg/hm2)+尿素300 kg/hm2+硫酸锌等微肥15.0~22.5 kg/hm2。稻套麦应在水稻收后先施化学肥料,再施家杂肥,并开沟,将沟土整碎后盖在肥上,有条件的施肥后应进行1次灌溉[3]。

5 抓好“三沟”配套

要想小麦获得高产,麦田“三沟”必须配套,要求麦田田头沟、腰沟、墒沟宽深分别执行100、67、33 cm的标准,墒沟最好是3.3 m一墒,并要加深、加宽麦田“外三沟”,要求麦田内外“三沟”沟沟相通。达到一方田块、两头出水、“三沟”配套、四面脱空,确保旱能及时灌、渍能及时降、涝能及时排的高产、稳产农田标准[4]。

6 冬前促长控旺防寒防旱

6.1 促快长

对出苗后长势差或播种较迟的麦田,可趁雨天,或灌溉时,施尿素90~120 kg/hm2,或喷施强力生根壮苗剂、胺鲜酯、赤霉素、芸苔素、吲哚乙酸等,若长势太差,应适当加大用量,并连喷2~3次,以加快小麦生长,促进冬前形成壮苗,以安全越冬。

6.2 控旺长

玉米茬、大豆茬等小麦因播种早、播种密度大、秋季气温高,往往会导致小麦旺长或徒长,甚至形成冬前拔节,进入冬季或早春受冻害重。可采取镇压和化控双管齐下,镇压一般用长石磙,可镇压2~3次,起控上促下作用,化控可用多效唑、壮丰安、烯效唑等根外喷施即可。

6.3 防寒防冻

施肥、镇压、化控都是培育壮苗,都能增强小麦抗寒、抗冻能力;增施有机肥也可防寒防冻;合理灌溉既可防寒防冻,也可解决小麦苗期生长缺水问题。因此,秋季小麦遇干旱时,应及时灌溉,可采取窨灌、浇灌、喷灌,也可灌跑马水等。

7 病虫草害防治

秋季麦田病害主要有纹枯病、根腐病和上茬除草剂药害等,应对症下药,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戊唑醇、噻呋酰胺等药剂防治;根腐病可用戊唑醚菌酯、噻呋嘧菌酯、吡唑代森联等复配制剂防治;除草剂药害可用赤霉素、芸苔素、吲哚乙酸、胺鲜酯等及其复配剂解除;虫害主要为蚜虫和地下害虫,可用吡虫啉、吡蚜酮、毒死蜱、辛硫磷和菊酯类等农药进行防治。

根据调查,近年麦田杂草发生面积越来越大,杂草发生基数、密度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杂草与麦田争水、争肥、争空间,严重制约小麦产量的提高。

一般应在秋季进行麦田化除,一是除草成本低,因冬前草龄小,且麦苗也小,用药量少,而且药液易喷施到杂草植株上;二是除草效果好,因草龄小,在杂草3叶1心前,只要对不同杂草用相应的除草剂就能将杂草杀死;三是对小麦安全,冬前化除若因除草剂使用不当而使麦田产生药害,采取的补救措施多,而且回旋余地大。

麦田杂草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禾本科杂草,如看麦娘、硬草、日本看麦娘、牛筋草、雀麦、早熟禾、网草、节节麦等;另一类是阔叶杂草,如荠菜、繁缕、猪殃殃、播娘蒿、婆婆纳等,大多麦田都是不同杂草品种、种类混生。

防除禾本科杂草药剂主要有甲基二磺隆、异丙隆、氟唑磺隆、炔草酯、唑啉草酯、精恶唑禾草灵等;防除阔叶杂草药剂主要有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噻吩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唑草酮等。一般在小麦三至五叶期杂草出齐后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在冬前气温较低时,应抢冷尾暖头进行化除,预计有寒流或气温较低时(一般5 ℃以下)不应喷施除草剂;若杂草多时,应加大用药量和用水量,最好是喷30桶水/hm2;因杂草种类多,有的杂草耐药性强,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时应分开喷药,一般应先防除禾本科杂草,隔3~5 d后再喷防除阔叶杂草的药剂;另外,无论防除何种杂草,应复配用药,至少选择2种除草剂复配,若杂草种类多时,应选择3种除草剂进行复配喷雾;喷施除草剂应用喷雾器喷雾,不要用弥雾机弥雾,应细喷药且要喷均匀,喷药后6 h内降雨,应减量补喷。

8 参考文献

[1] 仰海洲,徐曙,陈晓静.江苏沿海地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6):1-3.

[2] 顾虎,吴万胜,颜立新.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调优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23):31.

[3] 彭敏.绿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6):66-67.

[4] 杜世州,肖扬书,乔玉强,等.淮北地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装[J].农学学报,2014,4(9):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小麦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兄弟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