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十八法”

2018-02-27 09:09安佳璐通讯员樊建军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2期
关键词:缙云缙云县陇东

本刊记者/安佳璐 通讯员/樊建军

2017年12月22日上午,浙江缙云、宁海等6座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这一天,缙云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品勋心潮澎湃:“难度空前,力度空前;效果非凡,感人至深!缙云项目政策处理在全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一天,缙云县政协主席、缙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刘旭标激动万分:“这个在海拔800米高山上的百亿工程动迁工作的承诺终于兑现了!”

这一天,缙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督导组组长张爱明在微信上深情写下:“泪也情,唱也情,哽咽更是情,事非经过不知辛,情非经过不知深。彷徨过,悲伤过,懊恼过,但从未徘徊,从未却步,从未沮丧,唯收获,唯完胜。唯兄弟情,唯姐妹意,唯朴素情怀,最真切。六个月,180天,铭记一辈子,蓄能铁军,我是其一,感觉真好。”

一切奇迹来自一个有着坚实基层堡垒的缙云,这只是缙云为提升基层组织力重拳出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缙云县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积极创新,打出了一套融会贯通的基层党建方法组合拳——“十八法”,通过首抓政治定力、实抓履职压力、善抓服务能力、巧抓内生动力,切实提升了组织力。

党旗飘在攻坚一线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缙云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始于2001年,历时17年,倾注了几届政府班子的心血,承载着几代缙云人的梦想。

也许用数据最能体现出缙云铁军的速度:半年时间,607户1331人完成移民安置协议签订,近千穴坟墓迁移、4000多亩土地丈量和青苗清点基本完成,8万多平方米的民房全部腾空拆除。这一串超常规的数字背后,凝结着十八个工作组昼夜不歇的攻坚克难,几百个日夜的同吃同住同战斗。

这里尘土飞扬,却不仅仅有指挥部,有工作组,还有党员共同的家——20个临时党支部。

2017年国庆,这场只许胜不许败的“战役”陷入了最艰难的时期,一趟趟“守株待兔”、一次次被爽约,进度条一再停滞不前。缙云县委书记杨秀清了解到情况后再一次来到一线,并带来了一个新指示:建立临时党委,下辖20个临时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个堡垒。共产党员就应该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穷尽办法,攻坚破难,追求极致,引领方向。”杨秀清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要在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据统计,2017年缙云共遴选200多名党员干部到项目一线克难攻坚,有力推动了项目实施,助推缙云争当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不仅体现在给整个指挥部增加了战斗指数,更是在无形中增强了移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壶镇镇杭川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兴自愿当起了指挥部的“编外”干部,前期不厌其烦地以亲身经历劝说家乡移民,并为他们详细解读政策,算好经济利益账。移民房屋评估阶段,他陪同移民一户一户进行评估,并积极帮助移民争取政策范围内的最大利益。签约开始后,张永兴又全程参与了移民亲友的移民协议签订工作,解答疑虑、建议选点、消除顾虑,而后又帮助腾空,助力移民亲友早日享受利益。据不完全统计,经张永兴7进大洋助力的移民签约数达20余户。以张永兴为代表的移民们涌现出了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并最终汇聚成“缙云速度”和“园区精神”。

综合组、工程组现场比对。

一个乡村的美丽转身

走进陇东村,仿佛不经意间打开了童年的画册。这里处处洋溢着儿时的气息,怀旧而不陈旧,美丽而不花哨。陇东村党支部书记卢桂平笑着说:“希望在外的游子无论多久回到村里,都能感受到家的感觉。”美丽乡村崛起的背后当然离不开党建的引领。环境监督网格化管理已渗透到了每家每户,经过一个拐角,清晰可见用颜色区分的“美丽网格员”之牌,上面写着党员、联系方式以及他所辖区域的具体信息,他们在各自的责任田中肩负起环境建设管理工作。渐渐地,村民们从“有事找村支书”变成了“有事找网格员”,现如今,村民已经把监督转化为自觉行为。

古色古香的文化礼堂是平日陇东村党员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的主要场所,一张陇东村党支部2017年度主题党日活动情况一览表悬挂于显眼处,在这上面党员名字、出席情况和累计分数等一目了然。这便是缙云县基层党建工作“十八法”中的四色纪实法。

据了解,为进一步从严抓好主题党日党员参与率,2015年以来,缙云县推行四色纪实法,通过公示主题党日活动情况一览表,用红色、绿色、粉色和黑色等四色脸谱图,分别代表党员按时参会、请假、迟到早退和无故不参加等情形。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每半年汇总一次,作为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的重要依据,将60分以下的党员列为警示党员,进一步强化了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员教育管理的进一步规范,让诸如陇东村这般美丽乡村的基层组织力得以提升,通过党组织发挥引导作用,在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的同时,时刻以“党建+”思路筑牢党建基石的做法,成为凸显振兴乡村发展优势的又一个爆点。

贴心更暖心

新年伊始,上午九时整,五都村文化礼堂里早已聚集了一群白发苍苍的党员,屋外的暴雨丝毫没能影响他们的勃勃兴致。老党员们围桌而坐,面前放置着一台黑色小喇叭,里面正传来“标准”缙云话版的党章党规和十九大精神微党课,跟随着播放的节奏,他们或佩戴“定制”老花镜、或手握“定制”放大镜,逐字逐句地学习着“定制”党章。这便是缙云县基层党建工作“十八法”中专门为破解特殊党员学习难而创设的“私人定制法”。

缙云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缙云县共有农村党员17900多名,60岁以上党员6300多名。在学习教育过程中,量身定制本土教材,让党员“看得清”,让党员“听得懂”;针对行动不便的年老体弱党员,组织机关党员、住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红色指导员”送学上门,让党员“学得到”。此外,针对外出流动党员集中的区域,建立“流动支部学习站”,乡镇党委每月选派党委委员上党课,实现学习全覆盖。

这些精妙的“招式”不仅助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也为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如今的缙云大地,处处闪烁着基层党建工作“十八法”的思想光辉,处处可享“十八法”开出的发展硕果。

猜你喜欢
缙云缙云县陇东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缙云烧饼”火了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紫薇小学五(6)羲之中队
做精特色产业的探索和实践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nown and Her Roots in Rural Jinyun
丽水风物志
缙云县团结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