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治疗致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干预

2018-03-01 12:48田海燕王丽娜
关键词:心血管资料血压

田海燕,王丽娜

(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心血管介入治疗致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干预效果,选取于我院就诊的70例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以其作为分析对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取得十分理想的护理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期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8.6±6.9)岁;对照组年龄29~69岁,平均年龄(48.9±7.1)岁。全部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强化监护,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一般会入住监护室接受专人的护理,对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进行密切监测,一旦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症状时便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面色苍白、心率减缓和血压降低等;基于少数患者体液不足,会导致低血压,为此需要指导患者积极的饮用水 ,确保静脉通道通畅,可以随机补液,以患者心功能的具体情况和术中造影剂的用量来确定液体的剂量,4 h的摄入量通常为1~2 L[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如下:

第一,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前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与心理变化,采用交谈和询问的方式来客观的评估患者的情绪与感觉,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确保患者能够对病症进行充分的了解,提高治疗依从性,积极的配合手术,术后再给予相应的指导, 以此来促进患者应对能力的显著提高,紧张、焦躁和恐惧的心理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必要情况下营造适合休息的舒适环境,或者通过镇静药物,来保证患者睡眠充足。

第二,饮食干预:一改传统术前禁食的习惯,可以适当的摄入脂肪低、盐少和容易消化的食物;术前2 h可以食用含有糖分的流食,以免术中出现血糖低的情况;针对贫血的患者,可以进行扩容治疗。

第三,正确拔管:鞘管拔除之前需要将静脉通道建立起来,在此之前需要快速的补液,确保可以在迷走神经的刺激下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减轻各种临床症状[2];在行血管穿刺和拔管前的局部浸润性麻醉可以选用利多卡因,以此有助于疼痛刺激的减少;拔管时用拇指将股动脉压住,且力度不宜过大,不宜多层纱布覆盖穿刺点按压。

第四,尿潴留:术后受焦虑情绪和不习惯床上排便的影响,出现尿潴留的可能性比较大,膀胱的过度充盈和扩张,会对压力感受器产生一种明显的刺激作用使其兴奋,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在坐便器时极有可能弯曲制动肢体,鞘管的留置会逐渐触及到动脉[3]。因此,患者在入院时,责任护士需要对术前练习卧床排尿的方法与目的进行耐心的讲解,指导连续3次,通过体验的增加来将各种消极心理消除。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28%,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 论

心脏介入手术是治疗心脏疾患的有效方式,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迷走神经反射较为常见,需要及时的对症治疗,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等[4],严重情况下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方式 ,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护理心血管介入治疗致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心血管资料血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