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研究

2018-03-01 12:48
关键词:上机呼吸机心衰

刘 娜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内科常见急危重症,起病急、症状重、如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而仅仅采取镇静、利尿、强心等基础性治疗无法实现最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症状、达到治疗目的的效果。我院针对此类患者,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BiPAP面罩式正压通气治疗,整体效果显著,大大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确诊并收治住院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50例,均符合《内科学》急性左心衰标准[1],心功能NYHA分级均为IV级,均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68.30±5.20)岁,冠心病10例(男女各5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男4例,女3例),扩心病4例(均为男性),风心病4例(均为女性);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50±5.60)岁,冠心病10例(男6例、女4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男6例,女2例),扩心病5例(男2例,女3例),风心病2例(均为女性)。两组患者年龄、病种、症状特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心电监护及利尿剂、血管扩张药、洋地黄、氨茶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行BiPAP呼吸机面罩式正压通气治疗,采用德国drag Evita2 dara型呼吸机(BiPAP)通气模式,呼吸模式为S/T,吸气压力10 cmH2O开始逐渐加至20 cmH2O,呼气压力4~8 cmH2O;氧流量5~10 L/min,呼吸频率为16~24次/min,吸呼比1.5:2,持续应用至病情好转。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上机30 min,症状明显缓解且紫绀、肺部啰音消失,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标准;有效:上机60 min,症状、体征改善,氧分压>60 mmHg;无效:上机90 min,以上指标效果均未实现。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期间临床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观察指标时间治疗组(n=25)对照组(n=25)MAP(mmHg)治疗前112.35±12.56 113.43±11.78治疗后95.68±7.75 106.72±10.86 RR(次/min)治疗前35.43±4.22 34.56±3.89治疗后21.52±2.96 31.24±3.05 HR(次/min)治疗前135.26±12.43 136.43±12.65治疗后103.52±10.45 115.76±10.24 pH治疗前7.20±0.15 7.22±0.15治疗后7.45±0.16 7.32±0.09 PaO2(mmHg)治疗前57.68±8.56 56.95±7.42治疗后90.33±14.68 78.26±2.74 PaCO2(mmHg)治疗前32.56±3.05 31.78±3.02治疗后40.28±4.15 33.25±2.84 BE(mmoL/L)治疗前-6.45±1.35-6.48±1.42治疗后-1.18±0.76-4.79±1.12

2.2 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为64%(16/25),对照组显效率为36%(9/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3.9200,P=0.047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4/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2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528,P=0.0415)。

3 讨 论

急性左心衰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患者为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常产生非常大的胸腔负压,从而增加左室跨壁压,左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心输出量进一步下降,同时也更易产生呼吸机疲劳,即使给予充分的补氧和适应药物治疗[3]。由于缺氧会直接加重患者的肺淤血情况,并造成其他身体功能损害,所以纠正缺氧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3-5]。

BiPAP通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于神志清醒、主动配合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对于病情无改善且神志不清的患者需转为气管插管通气,创通气>30 min症状仍无缓解的患者需停用无创通气。

4 结 语

综上所述,针对神志清醒且可以配合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应尽早采取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救治。另外,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提高患者配合度。

猜你喜欢
上机呼吸机心衰
周金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