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应用抚触护理的临床价值探讨

2018-03-01 12:48陈文玲
关键词:胎龄黄疸胆红素

陈文玲

在儿科,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发病率高,患病时间通常为出生后的2~3天内,若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一些患儿可发展为高胆红素脑病,不仅影响其身体发育,甚至还会影响新生儿的生存质量[1]。因此,对黄疸患儿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辅助护理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2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评价抚触护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2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例。对照组男88例,女76例;胎龄37~41周,平均胎龄(39.78±1.38)周;观察组男92例,女72例;胎龄37~40周,平均胎龄(39.52±1.33)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抚触护理,具体如下。

(1)常规护理:包括保暖、早接触、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常规护理,适当为患儿补充维生素,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密切监测,积极预防并发症。

(2)抚触护理:执行抚触护理的人员需要在开展研究前进行为期1~2个月的专业培训,在抚触护理方面掌握操作技巧。保持室温为25℃,治疗室内的氛围要温馨,给患儿安全感。在抚触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动作要轻柔,掌握好抚触力度。如果患儿出现肌紧张、哭闹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停止抚触并上主治医师汇报。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全身抚摸护理,从头部、胸部到四肢、背部,依照顺序进行,2次/d,15 min/次,在进食前的1 h左右内进行。在腹部抚触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以保障新生儿的肠道蠕动。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对两项指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s)

组别n黄疸消退时间(d)血清胆红素水平(μmol/L)观察组164 3.48±1.32 50.96±12.35对照组164 5.96±1.15 81.84±15.38 t/4.569 20.152 P/0.025 0.000

3 讨 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新生儿的年龄小,机体免疫力差,往往需要一些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达到辅助药物治疗的效果,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2]。新生儿抚触时由专业人员对新生儿的皮肤进行科学抚触,通过对其进行抚触护理,可对新生儿的体表神经形成刺激性影响,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促进胰岛素和胃泌素的积累和释放,一方面可加强患儿的肠道蠕动能力和食物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可加速胎便的排出,避免出现血清胆红素重复吸收的情况。定期对黄疸患儿实施系统的、全面的抚触护理,更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的睡眠,为其身体发育和情感发育提供保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抚触护理的观察组在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本结果与以往报道相似[3],这说明,黄疸患儿实施抚触护理有明显效果,而抚触护理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性强的护理方法,实施抚触护理可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有利于降低黄疸指数。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抚触护理可缩短黄疸的消退时间,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避免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胎龄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胆红素增高怎么办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