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患者交接车交接意外中的应用

2018-03-01 12:49芳,袁
关键词:交接班品管圈手术室

徐 芳,袁 华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手术室,上海 200940)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我院手术患者使用不锈钢对接交换车进行交接,在交接过程中常发生导管滑出及患者滑落等意外事件。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同的人员,自发组织起来,相互合作,集思广益,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方面问题[1]。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我科就交接车意外的问题开展了一期品管圈活动。现报道如下。书。品管圈人员组成:选出1名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强的护士为圈长,护士长为辅导员,其中本科4人,专科4人,主管护师有3名。圈成员每天利用手术结束或下班后对品管圈活动进行教育与培训,每周五微信群沟通交流,每月召开现场圈会1次。

1.2 选定主题

1 品管圈的成立及实施方法

1.1 品管圈的成立

由我科8人组成,分工为辅导员、圈长、圈员、联络员、秘

圈员们围坐一起,通过各自的工作经验及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一一列出并讨论,针对这些问题评选出主题内容。列举的问题依据是否符合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评价项目,进行5分、3分、1分的评分法,结合权重分,汇总出得分最高的为“降低交接车转运意外发生率”。安全的转运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见表1。

1.3 现状调查

调查我科2016年6月1日~6月30日,手术1263台,交接车意外85例,发生率6.73%。根据主题目标开圈会,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设计查检表,内容包括①接送病人前未检查交接车性能;②操作的工勤人员培训不到位;③交接班不到位:④缺乏医护人员看护;⑤工勤人员动作太迅速急躁⑥缺乏醒目标识等项。将现况调查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用柏拉图的形式呈现,根据“二八”原则,确立了本次活动的改善值为80.03%。以工勤人员培训不到位、交接班不到位和缺乏醒目标识,这3项作为改善之重点。

1.4 制定目标

根据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6.73%-(6.73%×80.03%×86%)=2.1%,因此将预期目标设为2.1%,降幅47.6%。如全目标成功,将大大降低转交接车意外发生,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

1.5 解析

以现状调查确定改善的问题点为降低交接车转运意外的发生。将这一问题进一步头脑风暴,找到影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最后以“工勤人员培训不到位”、“ 交接班不到位”和“缺乏醒目标识”为目标。

交接车转运意外发生交接车停放混乱区分车辆无明显标识交接车无固定停放点环境工勤人员对病人情况不熟悉风险评估不到位职业疲劳服务态度或工作方式、方法不当对隐患预见性不足工作年限低缺乏工作经验工作不积极培训不够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培训方式有副业方法不合理工作不重视人员缺乏耐心工作量大交接前未检查未严格按流程操作安全检查不仔细交接班不到位流程人员配备不足未及时解决问题交接车交接车管理不规范未定期检查维修无专人管理其他留置引流管病人无明显标识

1.6 应对对策

圈员根据解析中的真因,开圈会,头脑风暴提出相应的对策,根据二八法则,最终选定一下对策:

1.6.1 完善人员培训制度及督查机制

配备一名专业人员,负责工勤人员上岗培训,制定培训内容、计划和时间,公勤人员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定期考核。要求每一位人员都熟知各类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及注意事项,每一位工勤人员都能熟练规范使用交接车。根据手术制定弹性排班制度,着重将翻台这个时段作为高危时段,将新进人员作为高威人群,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患者术后的引流管应妥善固定,放置明显标识。

1.6.2 规范交接车的管理

定期检查维修,定专人管理,定区域放置。有问题车辆一律不得使用,并悬挂明显标识,将“好车”与“问题车”明显区分。“问题车”及时送检,做到每日接送前后检查。

1.6.3 建立合理的转运患者交接班制度

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连续性、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对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2]。手术量日益增多,入复苏室病人也随之增多,手术护士与复苏室护士缺乏针对性的交接内容指引,交接内容简单随意以及记录的不及时,甚至会用纸片做临时记录。造成遗漏交班、再次回忆困难而发生护理缺陷。护士长应用弹性排班、匹配排班模式,针对交接班的薄弱环节对护士进行教育培训,并抽查培训效果,定期考核,特别是新进护士要着重考核。进复苏室的患者,必须按从上到下交接,避免遗漏和交接不清,规范使用转运交接单记录并勾选。交接车使用时医护人员必须在场,明确主体为手术巡回护士或复苏室护士。

1.6.4 规范操作制作醒目标识

工勤人员进行交接车对接时,不能急躁、忙乱、或凭感觉,必须检查完毕,有医务人员在场的前提下下方能移动推车;针对手术患者交接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次品管圈采用科学的方法找出原因并设计使用导管明显标识及问题交接车明显标识,避免交班时口述不清,遗漏导管而造成导管滑出,减少了交接用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减少了护理纠纷及差错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推上新的一个台阶。

2 品管圈实施效果

品管圈活动两个月后统计,2016年11月1日~11月31日,手术1342台,交接车意外25例,发生率为1.86%,目标值是2.1%,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了交接车交接时的意外发生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 论

品管圈活动促进了安全管理实施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手术患者交接车意外的发生,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潜能和创造力,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品管圈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病人安全,持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3-4],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品管圈活动中圈员互动增强,增强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感与成就感[5]。品管圈作为质量管理的工具,已广泛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提高了手术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管理成。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表2 品管圈开展前后手术室交接车意外发生率的比较

4 结 论

手术室为医院的核心部位,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术环境是手术室工作的前提。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交接车对接时的意外发生率,由原来的发生率6.73%降至率为1.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继续应用品管圈手法来规范手术室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继续提升手术室各级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护患者,减少伤害[7]。

猜你喜欢
交接班品管圈手术室
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手术室采用信息化交接班方式的效果分析
2008年—2017年我国护理交接班研究热点共词聚类分析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