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墨彩间 创意由此生
——儿童水墨重彩画的材料创意教学研究

2018-03-01 08:22广东东莞外国语学校523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期
关键词:重彩画水墨色彩

广东东莞外国语学校(523000)

吴远仪

水墨重彩画在技法、色彩、风格等方面新颖独特、易学易懂,更适合儿童学习,其材料创意教学更注重个性,以学生为中心,以水墨重彩画为载体,以材料为基础。因此,教师应适时整合多种材料来表现儿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儿童学习水墨重彩画的兴趣,培养儿童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提升儿童的绘画能力,开拓水墨重彩画的新课程。

一、水墨重彩画概述

水墨重彩画中的水墨是指传统的水和墨,重彩画是由传统壁画、工笔重彩画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下演变而来的绘画,其特点是色彩比较浓重。水墨重彩画是一种既有水墨韵味,又有浓重艳丽色彩感的画面效果的绘画融合。它属于中国画的一种创新表现形式,内涵上仍保留着传统中国画的精髓。儿童水墨重彩画指的是儿童在水墨重彩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天真烂漫的想法和自主的感悟,通过不拘一格的绘画方式完成绘画作品。

二、水墨重彩画材料开发

在对材料的认识和运用中,儿童多数是天性使然,以自由摆弄和叠加使用为主要方式,以最直接的自我感官的探索来对客观事物进行描绘。

我认为只要是安全无害、富有童趣、生活化的材料,都可以开发为儿童水墨重彩画的创意材料,因为这些材料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通常能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同时,通过和材料之间的互动,儿童可以在水墨重彩画的学习中产生兴趣、学得技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技法能力。所以,在对水墨重彩画教学的材料进行创新时,教师应以儿童的身心健康、材料的无毒无害为前提。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既有创意,又贴近儿童生活的材料,如自然生长的树叶、鲜花、小草和泥土、沙子、石块及生活中使用的毛线、布料、棉签、牙刷等。即使最简单的吸管,学生依然可以玩得不亦乐乎。通过不同的材料与国画颜料和墨色的结合使用,使画面产生奇幻的效果,也符合儿童好奇的天性,让他们更容易创造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绘画作品。同时,通过对材料的简单改变,激发了儿童的创作热情,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开展水墨重彩画材料创意教学的实践

与传统的国画等其他美术教学方式相比,水墨重彩画要想更好地在材料创意教学的实践和方式上推陈出新,就要求教师必须细心思考,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内容,让儿童自觉地进入课堂之中,提升儿童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能力。

1.教学活动的材料创意应用

在材料创意教学实践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指引儿童如何结合材料去创作,儿童扮演的是知识构建者的角色,而不是对教师教授的知识被动地去接受。这样旨在使儿童通过自己实际的动手操作、相互之间的互帮互助,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中。如把游戏贯穿于水墨重彩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让儿童体验水墨重彩画的魅力。同时,通过儿童的主动思考与自由发挥,让他们感受到色彩的多姿多彩,这就需要教师把握住课堂教学节奏,抓住教育契机,随机应变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例如,教学四年级《千姿百态的树》一课时,课前我给学生提出问题:“今天的国画课忘准备毛笔了,在没有毛笔的情况下,谁能表现出一棵树?大家想想,可用桌面上哪些工具来表现千姿百态的树?”在充分思考后,有的学生用吸管吹出不同的树干(如图1);有的学生用牙刷刷出树的叶子;有的用报纸撕出树干的形状后放在作品纸上,再用纸巾沾墨和色画叶子,最后去掉报纸留白的部分,用棉签画出树干和树枝(如图2、图3);有的学生直接用手指画树枝和叶子(如图4)……通过这个寻找工具的游戏,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理解工具虽多,但是材料的使用并不是任意而为之,应根据创意表达的主题内容来有所选择。

图1

图3

儿童对材料的操作多数是以自由摆弄和叠加使用为主要方式,这样既能提升儿童学习水墨重彩画的能力,又能对儿童在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上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材料创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方式让儿童协助合作,并在探究方法和美术材料上给予适时的提醒、引导,整个过程让儿童自主进行水墨重彩画教学的色彩探究。例如,在二年级《葫芦》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儿童用水墨的表现方法来画葫芦的叶子和枝干,用剪贴的方式画葫芦,最后用丝带给葫芦打上蝴蝶结,这样色彩对比鲜明。传统水墨技法与剪纸的结合,使整幅画更加栩栩如生。因此,在儿童开始进行水墨重彩画练习时,教师可通过笔墨和色彩的交融、材料选择和思想构图的交汇,让学生对水墨重彩画的学习充满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与快乐中掌握技法的运用。

2.表现形式的材料创意应用

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教师可把编织、贴、剪等手法结合到水墨重彩画教学中来完成材料创意。如剪纸、拓印画、吹画、编织画、水粉画、岩彩画等绘画技巧,可将画、折、揉、点染、粘、剪等手段与创意美术材料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用牙刷点上颜料表现小猫身上的绒毛和小鸟的羽毛,用岩彩结合撞水撞粉法画出美丽的风景和蝴蝶(如图5、图6、图7)。

图5

例如,《美丽的植物》(如图8)一画所示,教师让学生在创作前以游戏的方式任意揉纸,然后打开在这些凹凸不平的纸面上涂一到两层的底色(如图9),等干后在上面表现植物。其实,利用揉纸法做出不同的肌理来衬托丰富神秘的植物背景,这样的制作方法打破了学生以往认为画纸只能平平整整地画,不可有丝毫褶皱或损坏的固定思维方式,其画面效果让学生眼前一亮,顿时产生好奇感。

又如,三年级《大蟠桃》(如图10)一图所示,首先桃子的鲜艳欲滴在水墨色彩的渲染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桃子香甜可口的直观感受。另外,毛线编织而成的小竹篮也别具风格,富有创新思维,这样就把二维的一幅作品以三维的思想构建出来,画面的立体感更强。而且,蟠桃的叶子是用不同的绿色卡纸剪出来,再用黑色油性笔画出叶子的筋脉,这样叶子更显趣味性。同时,《大蟠桃》作品采用各种材料媒介, 在原有水墨重彩画技法表现的基础上,色彩效果更丰富多彩。由于儿童对色彩的天生喜好,再通过材料色彩的搭配,有效提高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勇于尝试各种表现画的形式,充分展现了儿童创意绘画的效果,将水墨重彩画画得更加绚丽多彩。

图8

目前,国内外对水墨重彩画的研究甚少,水墨重彩画的材料创意教学研究在我市更是无人涉及。本文针对儿童水墨重彩画的材料创意教学,从教学活动、表现形式、应用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不拘泥于过去的美术教学方式和作业变现形式,引导儿童在现有的色彩审美观基础之上开拓创新和继承传统,有效解决了儿童在水墨重彩画创意教学中出现的难题。在与儿童共同发现生活、研究生活、探索材料奥秘的同时,带领儿童将不经意的创意灵感化作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也使教师积极探索美术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水墨重彩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儿童的艺术素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新时代的美术课堂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意探索,需要结合美术材料的新体验,并通过认真的探究与实际的验证来逐步掌握如何选用合适的材料表现水墨重彩画,拓展儿童水墨重彩画的表现空间,为儿童今后的素材使用及创作提供更多经验,为他们学习水墨重彩画带来无限乐趣。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尹少淳.小学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3.

[3] 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0(2).

[4] 丁 颖.巧用美术材料 拓展生活空间[J].中小学教育,2012(4).

猜你喜欢
重彩画水墨色彩
水墨
水墨重彩画小品创作课教案
神奇的色彩(上)
泼尽水墨是生平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