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质钻探应急演练评价模式研究

2018-03-02 03:30刘海龙张扬刘百顺伊善强刘升台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演练救援应急

刘海龙,张扬,刘百顺,伊善强,刘升台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00)

在对地质钻探事故应急演练的评价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矩阵。将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重要性排序的评价指标。根据专家的经验,基于地质勘探和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地质勘探钻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判断矩阵,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出了重要的评价指标。

1 地质勘探应急演练评价的现状

作为开展野外地质钻探的单位,由于作业现场环境恶劣、人员设备投入多,使得面临的安全风险较高。当前地勘单位施工的特殊性,传统的应急演练评价模式已无法真实地体现应急演练的实际水平,因此需要通过调查分析构建用于地质勘探应急演练的评价模式,切实通过应急演练评价体系,查找应急演练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应急演练的时效性。应急预案演练也必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评估,目前的应急演练模式单一,实效性差,评价模式不完善,无法检验应急演练的实际效果,需要通过调查分析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地勘勘探的应急演练评价体系。

2 按照层次分析法确定的评价要素

2.1 应急准备与监测

地质勘探行业位于偏远的郊区,外部环境变化,因为不同的工作环境危险和有害因素,危害辨识工作不能以偏概全。随时做好地质勘探生产的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的监测及预报、应急响应在应急演练开始前进行动员和培训,以确保所有的每个参与者掌握规则,在实践中完成各自的任务。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应接受应急知识、演练概念和演练规则的培训。培训控制人员在工作职责、控制和管理过程;培训评估人员对工作职责、评估方法、工具使用等方面进行培训;人员应在应急计划、应急反应技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面进行培训。目前,掌握应急知识对于改进应急演练具有重要意义。

2.2 应急演练的实施

在发生事故时,首要任务是及时疏散工作人员,做好安置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当紧急救援指示下达时,救援人员是否及时救援,救援工作是否有效;应急救援物资是否及时,各种救援技术能否确保救援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地质勘探工作的应急救援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机制,合理配置各种救援资源,及时把握发展现状,同时,各部门之间应该及时地沟通,建立应急救援过程中紧急救援部门协调与其他救援部门;监督管理各个环节的应急救援工作,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2.3 善后处理与总结

应急演练和总结评估,应在科学评价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恢复能力和可用资源的基础上,认真恢复计划,突出重点,通常,消除事故影响尽快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者,并对受灾人员进行安置,减少社会影响。对于因突发事件而受到影响的生产,我们应确定形势,调整相关计划,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意外事件的损失。同时,认真做好应急工作的总结工作。应认真总结应急管理过程中积累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修订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应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具体评级体系见图1。

3 应急演练评价模式

图1 应急评价体系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地质勘探应急能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大多数情况下,U通常用大写来表示,即:U={u1,u2,…}。将众多因素进行分类,假设分为m类,即将评价指标体系U分为m个评价指标子集,即:U={u1,u2,…,um},对每个子集又有ui={ui1,ui2,…,uin},其中,uij=(i=1,2,…,m;j=1,2,…,n)为第i类评价指标子集的第j个因素,各类因素的数目可能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对不同i的可以有不同的n。

3.2 建立评分等级标准

按照地质勘探应急能力的大小制定评分等级标准,具体见表1。

3.3 建立备择集

在地质勘探和应急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地质勘探和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选择了最理想的结果作为地质勘探和应急综合评价的结果。地质勘查评估的应急能力,所有可能的集合整合的结果,一般使用大写字母V,根据vi(i=1,2,…,m)是一组元素,每一个可能的结果,并且只有一组可选的结果。

表1 评分等级标准

3.4 模糊综合评判

地质勘探应急能力的最后评语集合B是从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低层逐层往上运算,直至最顶层,第j层评价结果就是第i层因素的隶属度。

4 应急演练评价实例

以某地质勘探单位现场应急演练作为实证研究的一个例子,由专家评分结果加权平均后得到判断矩阵。本文选择了地质勘探单位经理7人,3位应急管理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建立起地质勘探和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平均后得到判断矩阵P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计算的结果一致性检查。专家评级表见表2。

表2 某地质勘探综合应急能力3级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评价结果

4.1 模糊综合评价

第二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调查数据,日常安全管理与培训对应的D层指标的评价矩阵为:

根据之前的计算,应急准备与监测对应的指标权重向量为W11D=(0.00540.0120 0.01850.00840.0029)。

运用模糊运算中的加权平均模糊算子,计算日常安全管理与培训的模糊综合评价向量:

表3 最终评价结果

同理可得其他评价指标的评价向量。

4.2 第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应急准备与监测能力B1对应的评价矩阵为:

应急准备与监测能力对应的权重向量为W1=(0.04420.1460 0.0804),则应急准备与监测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向量为:

同理可得,其他评价指标的评价向量。

4.3 目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

由上述计算可知,目标层对应的评价矩阵为:

目标层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则目标层目标地质勘探综合应急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向量为:

4.4 评价目标的最终评价结果的确定

将上述计算得到的目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

X′=(0.1158 0.48010.26600.1261)0.000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该地质勘探综合应急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级别为“良好”,最大隶属度为0.4801。具体评价结果见表3。

4.5 综合应急能力分析与应对措施

通过计算结果表明,综合地质勘探事故应急能力“较高”,评价结果的3个等级评价指标“较高”,其隶属度表明地质勘探相对平衡综合应急能力,不需要改进。

在应急准备和监控,评价结果为“良好”,其下属“应急方案编制”、“应急资源保障能力”和“监控与响应”的评价结果是“良好”,和“演练方案”评价结果为“很高”,表明地质勘探领域的应急准备和监控能力很好,作为整体应继续保持。

应急演练实施方面,三级评价指标“应急救援”评价结果的“一般”,表明地质勘探理论和技术支持有缺陷,需要改进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能力救助可以长期雇佣一些事故应急专家和注册工程师作为安全顾问,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5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地质勘探和综合应急能力评价方法,首先构造地质勘探的综合应急能力评估系统,和模糊评价理论应用于应急能力评估,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的综合应急能力评估形式的地质勘探。①事故应急能力,建立应急准备和监控能力,应急演习的实施和后期处理和总结能力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和日常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应急资源保障能力,8个二级指标,以及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应急组织和计划28个三级指标,如地质勘探和综合应急能力评估体系。②综合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应急能力评价模型的地质勘探。③模型应用于地质勘探的应急能力评估。摘要地质勘探综合应急响应能力“很好”,但其理论和技术支持能力较弱,需要改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挥决策、医疗救助、善后处理等方面的建设,以满足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需要。

猜你喜欢
演练救援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未雨绸缪演练忙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