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之我见

2018-03-02 08:00卜玥琦
新课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教材例题教材

卜玥琦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新城实验小学校)

一、例题在数学教材与课堂中的作用

1.从新教材编写结构变化来看。教材作为课程的载体,即使在现代高速发展的技术背景下,教材依旧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现阶段小学数学使用的新教材在编写内容上有很大的改动,为了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方向,有必要针对教材编写的特点展开研究。作为教师,需要有教材研究意识,要重点关注教材编写发生的变化,只有分析清楚教材编写的特点才能真正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更好地展开教学。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一般在教材结构和内容排版上会遵循一定的原则,编者会根据处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模式,以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进行编排,这些都是编者在编写教材前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科的教学重心和培养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而在教材结构、内容编写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教材,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帮助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教材编写研究来看,我国在教材编写特色发展上比较滞后,自新课改以来,教材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能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特色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数学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研究表明,数学课堂是针对数学任务组织和策划的教学活动,而数学教材作为问题的主要来源,学生在课堂中有80%的时间是花在数学任务上的,我国的数学教材主要由正文、数学文化内容、数学问题、例题、练习题、习题等构成,这些数学问题虽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部分,但是其并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供相同的学习机会。由此看来,需要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分类。例题作为小学数学问题的主要构成,一般来说,例题是问题及标准答案的结合,是联系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的纽带,从心理角度来看,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对学生的学习和迁移有促进作用,呈现出的不同问题类型及解答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数学教科书由正文、例题、习题三部分内容构成,而例题在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对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进行分析、思考、复习和运用的手段,能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新教材中的例题是编者经过精心挑选的典型性题型,对于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而且相比旧教材来说,例题量增加,题型也逐渐丰富。

2.从例题编写的特点来看。自新课改以来,我国小学数学已经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特点,尤其是在教材例题编写中可以体现,这些特点为构建文本分析维度提供了思考方向,例题是数学教材属性的集中体现形式。从内容上分析,尽管数学课程的大纲在近几年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来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仍旧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重归纳总结及计算的准确性,并且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

重视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用旧知来引出新知,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方法,以典型题型为例,重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及时巩固所讲的知识,组织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重视教材内容,在新内容讲解时,主要以谈话为主,在谈话中由教师提出本节课的问题,一般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展开,但是这种方式往往是单向交流,学生很少有提出问题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教师在巩固复习过程中,会给学生做一系列模仿性的练习题,尤其注重课堂上的变式练习,但是尽管这种变式教学方式的延伸范围广泛,在例题和练习设计中针对问题进行知识拓展,但总的来说,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通过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变式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尤其重视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教学策略。另外,例题在编写中很多问题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师生以谈话的方式进入教学,模仿例题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受到重视。

二、构建例题文本分析框架

1.小学数学例题的编写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学,利于学生理解,最终培养学生数学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我们主要从单个例题及不同例题间的联系这两个方面对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的文本分析展开叙述。首先,单个例题的编写特点主要体现三个维度:外在、内在、学习方式引导方面的编写特点。首先,例题篇幅是编写外在特点的一项内容,主要描述例题在教材中所占页面长度,一般不考虑例题间的符号、图形等产生的差异,在统计时需要通过测量、计算等方式分析出平均每道例题所占正文长度的比例,这样可以给出例题在教材中的轮廓,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例题编写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另外,可以比较不同年级的数学教材中例题所占的比例差异,也可以比较不同课时内容间的差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页中,有关除法和余数的一道例题就占据了整个页面,可见当前数学例题在教材编写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数学课程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和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一直受到关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以致用。例题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作为基本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兴趣结合在一起,这种情境认知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构建新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生命力。另外,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一定的知识背景,并启发他们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例题中,如下图所示,在讲解乘法和加法的内容时,例题中以生活中的购物情境为背景,是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的,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创设生活情境,贴近生活,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进行多元化教学是社会发展和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多元化差异,并且将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主流文化支持者认为,课程中心设置时以占据主导优势的经验、历史、观点作为参考即一元化课程,不仅对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人群产生心理伤害,而且会对主流人群产生负面效应,不利于自身文化观念的发展,尤其对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人群来说,会认为课程在内容设置中并没有考虑别的文化,很容易形成自卑感,引发文化冲突。因此,要进行多元化教学,需要综合考虑教材的选材内容,但是在实际中,教材在编写上没有注重农村和城市情境的平衡,例题编写有所属的情境倾向。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很少接触到游乐场情境、超市情境等,这类素材的挑选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反而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教材体现的城市化倾向是当前教材编写的问题之一,例题是小学数学教材重要的编写内容,需要平衡这种城市情境和农村情境。比如,在二年级下册的例题2中,给学生展示了植树的主题,对学生来说也是给予潜移默化的教育,能够体现例题的多元化教育功能。

4.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内容中有的包含一些插图,插图不仅可以丰富教材内容,还可以提高视觉效果和教学效果,尤其是有效利用插图有助于学生的记忆。比如教材中有些例题采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有研究发现,示意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解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便于理解。相比传统的数学教材,新教材更注重图文结合,丰富了教材色彩,但是部分插图在设计时并没有精心构思,也不能从图片很好地传达信息,主要是编者没有深入研究插图的内容和分类所造成的。在例题编写内容上可以适当插入图片,需要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不宜过多,这样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动机。一般来说,例题中插图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辅助学生分析例题中的问题。另外,图片中所含的数学信息也是例题的主要构成部分。比如在三年级下册83页试一试第一题中,以黑板为素材,有几名同学在讨论黑板的面积大小,目的是利用生动的插图,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巩固面积计算这一内容。

5.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意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技巧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材例题中,往往给罗列了多种解题方法,而且这种一题多解的问题解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比如在苏教版教材中,很多例题都给学生提供了2种以上的解题思路。比如在四年级下册中,如下图所示,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三种解题思路供参考。

小学新教材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材结构进行了灵活调整,例题在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对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进行分析、思考、复习和运用的手段。从例题的文本分析框架构建来看,教材例题涉及情境创设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够体现多元化教育功能,在例题中采用插图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给学生提供多种解题思路。

[1]王建磐.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08-18.

[2]孔秀,宋乃庆.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现状与反思——基于“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调查[J].课程·教材·教法,2013(2):66-70.

猜你喜欢
新教材例题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教材精读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教材精读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