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装饰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2018-03-02 00:11王倩
职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分层教学

王倩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现状,对分层教学中的技术运用进行了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教育方法的完善,进行教学策略的整合,以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完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分层教学的需求,促进高职学生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建筑装饰专业 分层教学 策略分析

在教育体系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发生了转变。建筑装饰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积极开展,并在整个教学背景下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一些高职建筑装饰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方法的限制,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造成影响。因此,在现阶段就业体系革新中,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的现状,进行分层教学法的构建,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课程方案的调整。教师在这种教学方法中,能够通过对学生差异性的分析,进行教学方法的构建,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在此背景下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综合能力的分析,进行分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通过组内合作构建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综合水平。这种教学方法的构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使学生在学习中认清自己的不足,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充分满足高职教育的核心需求。同时,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空间,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 高职建筑装饰教学的现状

1.教学形式的限制性

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发展的时间不长,而且一些专业人员对建筑装饰课程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的现象,导致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无法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教育整合中,教育人员应该认清当前的教育模式,针对学生差异性的特点,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以便充分满足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需求。

2.教学方法的限制性

现阶段高职教育体系中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师对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缺少目标性。对于一些建筑装饰专业中的教师而言,他们在人才培养中无法顺应时代的需求,导致人才培养受到限制。第二,人才培养策略优化中使用的方法仍然局限在传统模式中,使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无法提升。第三,教学方法的陈旧性。一些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存在陈旧的问题,导致教学方法相对落后,而且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对较低,导致人才素质无法得到稳定提升,为教育体系的整合带来限制。第四,在建筑装饰教育中,通常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种现象的出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高职建筑装饰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1.建筑装饰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现阶段高职建筑装饰课程教学中,为了实现分层化的课程教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目标的差异性,通过对不同学生主体的分析,进行教学方法的整合,以便使全体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学目标分层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教学大纲运用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主体,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并注重对学生进行拓展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这种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思维的营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其次,针对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在学生掌握基本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需要适当调慢课程进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现阶段高职装饰教学中,应该采用严格性的管理方案,放宽教学整合策略,以便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满足教学的核心需求。

2.建筑装饰教学进度的分层

在高职建筑装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从而实现理论课向实践课的转移,充分满足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促进教育体系的整合及稳定创新。分层次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不同学期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实现课程项目的有效开设。在教学进度分层设计中,具体的设计内容需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阶段主要是设置公开课以及专业技术课程,例如,对于建筑装饰课程中的设计班而言,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可以安排建筑装饰制图、设计素描以及设计色彩等课程,满足学生对专业可能的理解需求,而且在辅助课程构建中,可以安排建筑装饰材料构建与施工、建筑装饰工程以及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等专业课程,实现对课程项目的合理优化,同时满足分层次的教学需求。第二阶段的教学中需要设置分层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学习现状,通过对就业岗位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实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而且,教师应该通过对教学态度的分析,进行学习成果的确定,并明确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将项目内容作为向导,将完成任务作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第三阶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分层实践环节中,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完整融合。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掌握岗位工作流程,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全面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第四,在进行建筑装饰教学进度安排中,应该实现对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在对分层化教学方法整合中,教师应该实现对企业实习状况的分析,并需要在企业协助的环境下,避免学生不参与实习状况的发生,根据学生的实习状况,进行课程项目的安排,从而满足分层教学进度整合的需求,提高全体学生的专业能力。

3.构建分层次化的考核体系

在分层次项目考核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基本状况,构建层次化的项目考核标准,并针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层次化的任务考核,充分满足教育整合的需求。通常状况下,教师在分层次化考核体系确定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内容。第一,在考核系统完善中,应该注重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言,考核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实践过程。教师在这种背景下会通过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以及实训学习能力的优化,进行考核制度的确定,以便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确定。第二,将学生作为基础,通过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进行分层考核方法的确定。教师在建筑装饰课程教学中,应该改变以往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并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考核项目的分析,进行目标内容层次化的确定,使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专业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分层评价的有效性。第三,在分层评价机制确定中,需要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价体系。建筑装饰工程的技术专业应该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分析,进行岗位目标的确定。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第三方主要包括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研究机构等。这种层次化的评价,可以提高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职业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高职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对学生差异性的分析,构建层次化的教育体系,强化学生对课程体系的认知能力,并在层次化教育方法创新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实施科学化的评价整合办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性,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并为教育体系的创新奠定良好基础。这种分层次的教学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现代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

参考文献:

[1]易中,杜晓辉,陈岚.基于Beyes分析的建筑技术分层教学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2(39).

[2]张伟.五年制高职建筑装饰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改革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

[3]李文雯.分析高職建筑装饰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J].人生十六七,2017(30).

[4]陈艳,王志强.论高职建筑装饰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J].现代装饰,2014(7).

[5]周晓琼.关于民办高校室内设计教学现状的几点思索[J].大众文艺,2013(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分层教学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