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

2018-03-02 00:00常波
职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大数据

常波

摘 要:本文将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作为研究重点,对其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高校智慧校园的营造,改变单一化人才培养的现状,满足数据化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需求,实现现代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智慧校园 构建策略

在现阶段,高校教育模式发生了转变,多数高校在发展中建立了完善的网络设备,而且构建了丰富的网络服务资源。高校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育体系的信息化管理,逐渐设计了相对独立的教育管理系统,充分满足了教育的发展需求。但在现阶段教育整合中,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缺乏统一性,导致教育工作面临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现阶段教育体系创新中,应该通过对高校智慧教育体系的确定、对大数据运行状况的分析,进行教育体系的整合,以便有效提高教育的整体效果,满足教育的发展需求。

一、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

1.数据标准化

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核心是建立校园的业务服务中心,通过对数据系统中业务数据的抽取、合并及筛选,可以形成完整资源的数据库,并为数据库的资源优化提供有效支持。而且在高校智慧校园构建中,可以有效改变以往信息孤島的现象,通过对数据统一标准的确定,降低项目设计转换中的成本,使教师及学生通过系统查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内容,从而为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支持。

2.服务简单化

通过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可以发现,在数字校园构建中,可以将高校中的信息化管理作为核心,明确管理思维,而且在智慧校园管理中,应该通过管理方法的分析,进行信息化的资源转变,并实现“一站式”的服务,充分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也可以构建以教师及学生为中心的服务主体,并通过多维度的管理方案构建反映教师及学生的信息,充分满足信息查询简单化的需求。

3.任务关联化

通过对以往高校信息管理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信息系统构建中,核心目的是为了简化高校不同的业务过程,并逐渐提高工作效率,相关信息管理者很少站在全校的角度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开发。通过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对综合数据的展示,并为相关人员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实现对数据的有效查询,高校也可以通过对不同部门的数据要求,进行教师、学生等资源的系统管理,对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充分满足智慧校园构建的需求。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1.数据资源多,教育信息传播难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中的资源传播系统相对较大,这种因素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可见度。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在网络背景下,对信息的宣传主要有社交媒体的信息、企业生产销售信息、物联网及传感器所形成的信息、政府发布信息以及计算机用户储存的信息等,由于这些信息资源的来源不同,用处也存在着差异性,制约了教育信息的可见性,因此在高校智慧校园构建中,应该及时认清这个问题,通过信息的优化处理,提高教育信息的可见度。

2.信息种类多,教育宣传效果差

信息传播的范围、传播速度以及传播的受众群众存在着差异性。在我国高校信息传播中,存在着信息传播方法相对单一的现象,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就导致教育信息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例如,学生在利用手机观看教育资源时,过程相对复杂,而通过电脑端就可以实现简便操作,这主要是由于手机端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而且伴随其他数据环境的充斥,使一些教育资源难以被及时发现。

3.信息传播快,教育平台难度大

在大数据背景下,多元化信息数据逐渐呈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对数据的传输速度、处理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建设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其信息的传播途径、传播渠道相对狭窄,而且主要将高校中的教育网络作为主体,对一些外媒的教育资源收集甚少,导致信息的查询受到限制,对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造成影响。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方法

1.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

(1)大数据共享与交流平台。在大数据共享与交流平台设计中,应该在原有数字化平台构建的同时,通过统一信息标准、规范以及信息系统的内容,进行管理系统的有效设计,并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创设,逐渐实现数据资源中业务系统的有效转变,并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智慧校园资源共享的需求。而且在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校园的构建可以实现数据的统一访问、数据决策以及资源共享,通过与云计算平台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

(2)统一身份管理。对于高校智慧校园平台而言,需要进行身份统一管理及认证系统的设计,通过统一性门户、统一认证服务、统一授权以及统一管理方法的整合,对用户及权限进行统一处理,通过对用户访问的过程分析,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有效查收,全面促进智慧校园平台构建的创新性。

(3)个性化服务系统。在个性化服务系统构建中,应该通过对智慧校园内容的分析,进行学生综合管理体系、教师综合管理体系以及辅助决策项目等平台的构建,通过这些平台的设计可以充分满足学校相关事物的查询工作,提高信息资源运用的整体价值。同时,智慧校园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也应该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构建个性化、一站化的信息服务机制,在大数据背景下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

(4)移动智慧校园。对于移动智慧校园而言,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设计智能化的网络运行平台,智慧校园开放系统设计如下图所示。教师、学生及院校可以在该平台中,获得信息的实时性查询。教师在这种背景下,可以实现海量信息获取,实现对相关事物的及时处理;学生在这一移动平台中,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5)安全系统设计。在高校智慧校园设计中,由于数据信息资源的丰富性,高校在智慧环境设计中,需要明确安全系统设计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数据系统的规划、安全体系的确定以及终端安全、人员关系等问题的分析,进行安全系统的设计,以保证高校智慧校园系统运行的稳定性。endprint

2.創建高校智慧校园的微平台

在智慧校园设计中,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应该构建微平台,以满足不同主体对智慧校园平台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在微平台设计中,应该构建以下几种系统形式。第一,能力开放平台。对于该平台而言,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力量,构建信息资源开放平台,对信息需要进行授权管理,院校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第三方厂商通过开放平台,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构建特色化的服务机制,有效弥补高校信息整合中的不足。第二,开发者服务平台。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需要设计开发者服务平台,主要是帮助文档进行接入,并测试服务环境,帮助项目开发者及时完成系统的任务检测,全面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第三,微服务平台的构建。高校中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微服务项目的审核、配置以及资源的开发,进行权限权利角色的确定,实现数据的有效统计及科学分析。第四,微服务超市的设计。在微服务系统通过审核后,学生可以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加入到数据列表之中,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

3.创建高校智慧校园的大数据平台

在大数据平台创设中,学校IT部门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化的整合,并通过反馈系统的设计,进行数据结果的分析,以便实现对查询过程的实时性监控,提高数据储存以及利用的安全性。而且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大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储存、数据的决策以及数据的分析,充分满足数据的资源交换需求,因此该种平台的建设是智慧校园构建的核心。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高校智慧校园构建中,应该通过对高校信息整合现状的分析,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平台设计,针对高校运行状况,通过智慧平台设计过程、微平台设计方法以及大数据平台构建内容的分析,进行智慧校园环境的营造,核心目的是通过这些整合办法的确定,提高高校数据资源的整合效率,促进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斌,欧阳佩瑾.大数据战略视野下的贵州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6(5).

[2]杜国真.面向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24).

[3]聂巍.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7(14).

[4]刘亚刚.大数据环境下民办高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与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7(8).

[5]周蕾.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思路探索[J].中国培训,2017(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大数据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