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岗位分层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018-03-02 06:03李永明
职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

李永明

摘 要:本文通过对现有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选择电子商务典型企业开展了岗位的调研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以电子商务岗位分层为切入点,研究基于“就业岗位层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了基于“岗位分层”设置的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电子商务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 就业岗位分层

笔者对杭州、南京、无锡等电子商务行业比较发达地区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设置进行了调研,调研企业数量或部门超过20家,其中对无锡地区的企业主要通过走访方式开展调研,其他地区的调研主要通过毕业生就业校企联系,采用电话或邮件的方式进行调研。

一、电子商务企业一般岗位设置情况

按照目前从事电商的人员比重与岗位比重,电商企业可以分为生产类、商贸类和服务类三类。调查结果显示,在生产类企业中,电子商务主要应用于市场调查、发布企业信息等业务领域:在商贸类企业中,电子商务主要应用于商业信息处理、资金结算以及商品配送等业务领域。在服务类企业中,以提供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为主,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涉及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平台服务)和商贸信息服务(商务平台服务)两个方面。

根据调查研究,笔者发现80%以上的电子商务类企业主要设置岗位有运营、市场、客服、仓储、技术、美工等六大类,另外还有部分企业细分设置了法律事务、产品、网站运营、文案策划、网络安全等岗位。

笔者还发现,电商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各类电商企业岗位及任职要求不一、层次繁多,电子商务部门岗位设置宽泛,未来发展方向涉及广泛。

二、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既要有商贸和经济相关知识,又要懂得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知识。在目前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时期,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方案和课程体系也在不断演变。

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均衡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电子商务领域基础理论知识,会使用常见电子商务平台,能熟练进行网络营销、网络内容编辑,掌握客服技巧,具备电商网站运营的工作能力,能适应在电子商务企业、一般商业企业从事网络营销、网络编辑、客户服务等岗位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根据这样的专业培养目标,一般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通常由三大模块组成。第一,基础素养模块,一般由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公共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等通用能力培养课程构成。第二,职业技能模块,一般由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计算机网络基础、国際贸易实务、网络营销与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电商行业基础职业能力课程构成。第三,岗位能力模块,一般由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电子商务运营、网络营销、文案设计、客户服务等岗位实践能力课程构成。

三、当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专业就业岗位定位宽泛。当前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制造型企业、商业企业以及服务业纷纷开展电商运营,产生巨大的人才需求。而电子商务领域的繁荣,给物流、营销、仓储等和电子商务运营配套的衍生服务行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将非常宽泛,但课程体系设置的限制,将决定学生将来就业的局限性。

第二,专业就业岗位对人才软能力、硬技术的结合度不强。电子商务行业和衍生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要求。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既要具备网络管理、网页设计、图像处理等“硬”技术,又要具备商务人才“软”特质,如营销、文案、管理等能力。目前电子商务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多数呈现的是要么偏“软”能力培养,要么偏“硬”技术培养,相互融合比较低。

第三,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不准确、不明确。中职、五年制高职、普通高职、本科等不同层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区分度很不清晰,相互重合,尤其是中职和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非常接近,完全没有体现五年制高职的特色。

四、基于“岗位分层”的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构建思路

基于“岗位分层”的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立足于就业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解析,研究五年职高职课程体系设置的聚焦点,形成软能力、硬技术兼备,具有五年制高职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一般三年内的就业岗位主要有十个。按照与专业的相关性和适量性原则,网页制作员、店铺销售员、仓储物流员、客服、网络推广专员、美工专员和运营专员七个岗位,覆盖率达89.1%。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以毕业后三年内的主要就业岗位作为目标岗位,一个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一般应不超过6个。采取一般行业通用的岗位名称,并且对岗位进行难易梯度分层,根据分层构建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教学。

1.通过电商岗位分层解析,实现五年制高职课程模块的构建

通过对电子商务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普遍规律,按照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和岗位的需求,将电商专业适应的岗位分为技术维护、业务运作、商务管理三大类别。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维护、业务运作、商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能力。这三个类别既相互衔接,又体现了层次。前三年以“技术类”操作应用为重点,兼顾“业务运作”方面的基本能力;后两年主要以“业务运作”“商务管理”为重点,完成五年课程模块的构建。根据电子商务岗位要求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目标,创设以层次划分的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岗位。学生进入企业岗位实践,可安排在电商运营、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等多个不同岗位进行实训。这些岗位实训内容分别体现在教学计划制定的内容中,把岗位能力要求和专业课程教学对接。endprint

2.按照职业岗位层次提升原则,形成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梯

根据电子商务行业运营和管理的实际要求,将电子商务实践岗位层次划分成学徒、员工、组长和主管四层岗位,分别对接电商专业培养四层人才培养目标,即“知商、会卖、营销、管理”。“知商”和“会卖”是“营销”和“管理”的基础,“知商”的目标是了解电子商务的相关业务范畴,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电子商务实务;“会卖”的目标是利用专业知识从事电商行业基础应用工作;“营销”的目标是能够独立从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业务;“管理”的目标是能够熟练运用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从事电商运营管理工作。“营销”和“管理”对职业技能有较高要求,更要求对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有深入理解。

3.以岗位能力考核为标准,形成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目标

以电子商务岗位层次为依据,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模块的设置来实现能力目标,每层岗位的考核标准与课程标准相一致,这些标准与企业对岗位角色考核相对应。同时,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常设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结合电商企业真实项目的岗位需求,将核心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解,每个项目都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入专业理论和工作对象、工具、方法、要求等工作过程要素。

4.面向职业技能提升,构建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认证相结合的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以电子商务行业常设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以实践课程教学所要培养的“知商、会卖、营销、管理”的核心能力为目标,对每一个阶段的任务按照职业能力要求的提升递增分配。同时,在各阶段用职业技能认证来检验阶段目标,学生在前三年基础学习中取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中级工等证书,在后两年学习中取得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认证证书。

五、基于“岗位分层”的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电子商务行业运营和管理的实际要求,设计从低到高四个岗位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知商、会卖、营销、管理”。这四个目标既体现衔接性,又体现了层次性。“知商”:电子商务操作人员,对应工作岗位主要是电商基础型岗位,如信息采集员、网络应用管理员等。“会卖”:电子商务应用人员,对应工作岗位主要是电商业务操作岗位,如网页设计员、美工人员、客服人员等。“营销”:电子商务项目人员,对应工作岗位主要是业务营销岗位,如运营组长、网络营销组长等。“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人员,对应工作岗位主要是业务管理岗位,如客服主管、营销经理等。

六、小结

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既不同于普通三年制高职教育,也不同于“3+3”中高职衔接教育,其五年一贯制的特征,给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带来很大的优势。学校应通过对电子商务岗位分层的调查研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寻找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努力提高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培养适合电商企业急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湘晖.电子商務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3).

[2]李平.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

[3]邓之宏,邵兵家,段建.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岗位人才核心技能需求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

[4]王慧.电子商务新型就业岗位与职业规划分析[J].中国商贸,2013(11).

[5]薛雯霞,高春津.基于“岗内分层,岗间分序”的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初探[J].电子商务,2016(5).

[作者单位:无锡技师学院(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
论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基于对接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