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训在中职模具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8-03-02 06:03孔斌
职业 2018年2期

孔斌

摘 要: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简单的理论传授已经渐渐退出了教学舞台,只有熟练掌握科学技术和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需要,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模具专业的学生如何提升拆装、加工的效率,已经成为师生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将从虚拟技术出发,分析提出模具专业的具体实训流程。

关键词:虚拟实训 中职模具专业 实践成效

新课标提出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从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实施秩序教学,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一、中职模具专业實训现状

自提出中职院校扩招计划以来,职业学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受中职院校教学资源与教师专业水平的限制,我国中职教育已经趋于“大同化”,缺乏对个性人才的吸收与特效管理,学生普遍“大众化”,各个地方的学生在实践和应用表现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难以达到技术人才的标准。2006年国家颁布的有关提高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文件中提到:要尽快跟随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训,降低“智力”的重视,对职业技术学生要以实践训练为主,注重虚拟实训的科学引用,从而有效解决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不足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教学效率不佳的难题。

二、虚拟实训的具体实践与成效

虚拟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充分利用,各个中职院校也逐步建立起具有专业特色的虚拟实训基地。虚拟实训基地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模具教学的难度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模具拆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国内大部分中职院校都设有模具拆装和模具加工两个实训项目,传统的实训过程虽然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模具的拆装与加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但也存在着很多实质性的问题。比如在拆装过程中出现的螺丝松动、弹性零件弹出等,都会造成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并且大多数中职院校由于资金投入的限制,对实训场地、时间、设备的安排都不到位,无法做到细致布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导致教学不够细,不能真正了解模具的结构与特点,这样,教学也就达不到任何效果。

虚拟技术主要运用在模具的拆装与组合过程中。前者需要利用计算机的仿真技艺,将虚与实结合起来,实现模具虚拟拆装,然后重新组合。这种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将实训中的真实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并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仔细、严谨的操作流程,解决学生在拆装时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同时还能摒除实物拆装时间、场地等的条件限制,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体验到虚拟技术带来的便利性,提高模具拆装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者需要利用AutoCAD、PRO/E等技术,对模拟出的零件和设备进行虚拟设计和加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制作模型时的成功几率,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能降低中职院校的模具实训投入成本。

三、虚拟实训的作用

模拟实训是进行科学实践教程的一种基本类型,可以降低中职院校模具购置、修理、换新等费用。很多中职院校的资金、师资、设施等不足,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所以模具装拆和加工的项目实践都只能安排在特定的时间,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另外,虚拟实训并不需要较大的实验场地,这样可大大提高虚拟实训室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优化,在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很好地满足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需求。虚拟实训实验室还可以减少实训设备的更新需求。现代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迫使中职院校在培训学生时采用新型的设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为提升学生的模具拆装与组合能力,就要落实虚拟实训实验室与相关技术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虚拟实训的优势,积极探索对虚拟技术的运用并开发出适应本校发展的实训方案,为国家和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丽.中职模具专业实训课项目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2]李爱娜,骆仕斌.虚拟实训在高职模具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6(1).

(作者单位:象山县技工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