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2018-03-03 08:28王常霞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鼻窦功能性内镜

王常霞

(吉林省抚松县人民医院,吉林 白山 134500)

引言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基于内镜作用下,进行小范围或者局限性手术,解除鼻窦病变,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应用较广。然而,术后疼痛一直以来是影响预后的一个因素,延缓康复进程,增加患者身心痛苦。故此,本文选择134 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观察心理护理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共134 例,将其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7 例。对照组男39 例,女28 例;年龄22-59 岁,平均(36.79±4.71)岁。研究组男41 例,女26 例;年龄21-56 岁,平均(37.42±4.52)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宣传疾病知识,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与饮食。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获取信任,建立关系。②积极干预,消除顾虑。③心理疏导,分散注意力。④家属沟通,获取支持。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评价患者术后24 h、48 h、72 h 内疼痛程度,总分值0-10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越明显。同时,采用自制的问卷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实行百分制,60-100 分为满意,0-59 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平均值±标准差()用来表示计量资料,且用t 值检验;例(n)、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且用χ2检验。P <0.05 用来评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VAS 评分 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 VAS 评分都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对比观察患者术后VAS 评分(,分)

表1 对比观察患者术后VAS 评分(,分)

2.2 护理满意度 调查显示,研究组67 例患者中共有65 例满意,2 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7.01%(65/67);对照组67 例患者中共有59 例满意,8 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8.05%(59/67)。组间数据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

3 讨论

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伴随有实际或者潜在组织损伤的情绪体验,是不愉快的感受。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以及术后头面部胀痛,与手术操作导致组织以及末梢神经损伤、鼻腔填塞物等因素有关,术后24-72 h 左右逐渐缓解[2]。术后疼痛,导致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自主神经活动出现异常,病灶水肿及缺氧、缺氧等症状加重,且可能造成内蛋白质、代谢异常,影响酶系统及激素合成,影响术后康复。以往常规护理,强调疾病,遵照医嘱提供护理服务,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降低护理质量,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故此,我们建议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护理中配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mental nursing )就是护士采取各种方式及途径,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促使其达到护理目标的一种方法[3]。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护理中我们加上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积极干预,消除患者的心中顾虑,进行针对性疏导,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感受力,且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引导家属给予患者鼓励,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温暖,从而缓解不良情绪,减轻疼痛,改善预后。本文比较发现,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护理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高,不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而且可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鼻窦功能性内镜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