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半身不遂的效果观察

2018-03-03 08:28吴刚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针灸

吴刚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卫生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引言

通过对当前社会现状研究分析,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越来越高,而易发生于老年人群体中的心脑血管疾病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其中脑卒中疾病的发病率相应也逐渐升高。脑卒中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一般有较高的致残率甚至是死亡率,而存活下来的患者容易出现半身不遂症状的后遗症,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丧失,其生活质量极差。而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的治疗相对效果不高,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对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份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 例脑卒中后半身不遂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别分为A、B、C 三组,每组患者例数分别为40 例。其中A 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52-80 岁,平均(66.14±3.2)岁,B 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50-79 岁,平均(67.35±3.0)岁,C 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54-81 岁,平均(65.14±3.3)岁,通过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本次研究过程中的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且对本次研究知情,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治疗。

1.2 方法 A 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方式,B 组患者采用的是针灸方式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的是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治疗。针灸治疗方法:了解患者的病情病症,选择患者的穴位进行治疗,对于上下肢功能障碍的不同穴位进行针灸,如曲池、太溪等穴位。在针灸时对患者的姿势进行调整,使其保持卧位,并在将要进行针灸的穴位上进行消毒,采用直刺或者是斜刺的方式刺入患者的穴位,在针灸过程中采用的是从上肢到下肢,并从阳经到阴经的顺序,针灸时间为一天一次,并且每次留针时长为30 分钟。康复训练:患者在卧床的时候进行良肢摆放,两个小时对患者进行翻身,防止患者出现压疮情况,帮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和坐位训练,让患者能够从坐在床边过渡在椅子上。患者可以在椅子上保持平衡时,让患者进行站立和坐下动作的训练[1]。恢复期主要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并对患者使用助行器帮助患者行走,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拿掉助行器,另外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升患者对康复的信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病症表现及瘫痪肢体等明显恢复且生活能够自理,则说明治疗基本治愈,患者的瘫痪肢体等恢复达4 级以上则治疗为显效,患者的瘫痪肢体恢复达到3 级,则治疗结果为有效,另外治疗结果为无效则是患者的病肢恢复小于3 级。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t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恢复情况明显不同,A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分析[n(%)]

3 讨论

中医上认为脑卒中的患者主要是其脏腑比较虚弱,内部气血出现阻滞影响经脉失养,腠理不固进而产生的疾病,而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患者出现半身不遂的原因是患者发生脑出血疾病等损伤了患者的脑部神经元而出现的瘫痪症状[2]。尽管对于患者的的神经元不能通过治疗恢复,但是可以在早期有效治疗中使患者的部分运动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3]。

而本文进行了以上研究,通过结果发现对此类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针灸治疗或者是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且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结合能够弥补其中一种的不足,使患者的肢体得到有效恢复。

综上而言,对于脑卒中半身不遂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大力退广。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针灸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