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03-03 08:28陈申洁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造口结肠效能

陈申洁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引言

直肠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随着吻合器技术快速发展,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不断提升,但是仍然有百分之十五的患者的患者需要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1]。造口后患者的排便方式会改变,并且需要终生携带口袋,出现一定的心理压力与负担。研究为了评价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应用Orem 自护理论的效果,展开以下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40 例结肠造口患者,患者的接诊时间在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使用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Orem 自护理论),每组20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8 例;年龄16-82 岁,平均(39.48±8.29)岁。观察组男11 例,女9 例;年龄19-80 岁,平均(39.56±8.48)岁。2 组结肠造口患者资料相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为直肠癌;②患者需要采用造口术治疗;③患者的预计生存期>1 年;④患者及家属有一定文化程度,能有效沟通。排除标准:①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予以患者常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等。观察组采用Orem 自护理论护理,对患者进行客观评估,包括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日常活动状况、个体接收能力、意识情况等,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系统[4]。①完全补偿系统,在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提前干预,让患者在精神及身体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提前接触造口相关知识,使用造口模拟教具,让患者及家属在直观上对造口有所了解;患者术后24 小时后,无自理能力,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基本护理服务,包括肢体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人员需要定时检测患者的血压和意识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协助患者进行力量训练[2]。②部分补偿系统护理,术后2-12 天内,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完成自理活动,在恢复期,协助患者自行服药与进食,可以在手术完成的2 天后进行床旁活动,根据其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训练,每80-100 步/min 为宜,每天2 次,每次的训练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此外,根据患者及家属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家庭支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有计划的造口护理[3]。③辅助教育系统护理,患者术后排便方式会出现改变,患者会出现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降低患者对排便方式的关注度,帮助患者重建正确的审美观,告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引发因素,告知出院后造口的自我照护及注意事项,定期进行复诊。

1.3 观察指标

(1)比较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评价量表(GSES 评分)。

(2)比较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袋清洁更换评分、并发症处理评分、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和基础知识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处理2 组患者的数据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 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评价量表评分 护理前,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评价量表评分相比,(P>0.05)无统计学;护理后,2 组患者和护理前相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价量表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评价量表评分(,分)

表1 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评价量表评分(,分)

2.2 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情况评分 观察组的造口袋清洁更换评分、并发症处理评分、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基础知识评分,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情况评分相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直肠癌是我国并发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4]。常规护理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因手术的侵入操作较大,术后日常家庭护理十分重要,常规护理综合效果不佳。

表2 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情况评分(,分)

表2 2 组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情况评分(,分)

Orem 自护理论是一种新型护理服务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将护理工作与患者的个性特点相结合,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内容,可以更好的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让患者切实感受到被尊重,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促使患者更好恢复。Orem 自护理论是在常规护理之上为患者舒适的解决问题,可以更好的发现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保证患者的护理质量[5]。Orem 自护理论实质上为协助性护理服务,强调患者的自理能力,其目标是满足患者治疗性的护理需求,该护理方式坚持以患者为核心,针对结肠造口患者需求定制的护理内容。Orem自护理论可以更好的帮助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调节,提升患者的护理能力,帮助患者术后积极的面对生活[6]。

数据显示,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价量表(GSES 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造口袋清洁更换评分、并发症处理评分、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和基础知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应用Orem自护理论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Orem 自护理论在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造口结肠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造口患者居家照护对策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急性胰腺炎并发结肠瘘的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