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区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和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及体会

2018-03-03 08:28姜冬梅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病区产科仪器设备

姜冬梅

(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 产科,江苏 海安 226600)

引言

产科的服务对象以产妇和新生儿等特殊人群为主体,是急危重症和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产科病区的工作质量与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分娩相关,还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随着人民对健康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产科护理相关的纠纷事件逐渐增多,给产科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1]。在产科护理的实际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医院管理、护理工作和产妇等方面有关。为了保证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我们对产科病区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产科设置床位50 张,实际开放床位为70 张;年平均收治住院分娩的产妇6500 名。产科病区现有护理人员23 名,年龄23-48 岁,平均(32.8±4.7)岁;产科护龄1-22 年,平均(6.8±2.5)年;副主任护师2 名,主管护师7 名,护师9 名,护士5 名。

1.2 护理方法 产科病区护理组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对2017 年1-6 月份产科病区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7-12 月份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制度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并有序实施。

因素分析:经过产科病区不安全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医院方面:①环境安全:病区环境的设施和设备不够完善,会影响到产妇的安全。产妇在分娩前后的行动很不便,易发生跌倒和误撞等现象,地面不够干燥,病室内、走廊和楼道等过道内有障碍物,可能增加产妇滑倒、跌伤和撞击等意外情况的发生[2]。②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不够详实,将相关部门的护理管理制度直接作为本院产科病区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降低了实用性。③仪器设备:各种监护仪器设备未能定期检修和保养,参数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增加了安全隐患。

(2)护理人员方面:①综合素质:极少数护理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等掌握不到位,护患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不够,工作岗位责任心不强,不能满足产妇和新生儿的贴心的护理要求。②服务质量: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不及时和准确,对产妇的观察不够仔细和耐心,不能及时发现产妇出现的异常情况;极少数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较为冷漠,易引发医患纠纷。

(3)产妇方面:①认知水平:较多产妇对妊娠分娩的相关认知度较低,对宫缩痛和产科异常情况的预判能力不够,依从性和配合度相对较差。②负面情绪:较多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因担心分娩痛、胎儿的健康和性别、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和生命危险、产后不会哺乳等情况,存在这恐惧、焦躁、忧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影响产程进展和产后康复。③期望值:一些高龄产妇是珍贵儿,极少数因迷信选择新生儿的出生时间,计较胎儿性别,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和要求明显增加,增加了产科病区护理不安全因素。

防控措施:根据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

(1)医院方面:①环境安全:医院要加强基础建设管理,按照相关要求完善产科病区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产妇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地面铺设防滑地砖或地板,清洁打扫时尽量少带水或者立即清除地面上的积水,病室内、走廊等过道内增设扶手和护栏,在适当的部位增加警示标识,可显著降低产妇在行动中出现滑倒、跌伤和撞击等意外情况的发生。②管理制度: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按照产科技术规范和相关要求,制订详实有效的产科病区护理管理制度,特别是在防止产科滑倒撞伤、新生儿窒息、羊水栓塞、产科大出血、病区停电停水和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检查自纠。③仪器设备:对产科病区的监护仪器设备建立专册,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保证各种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2)护理人员:①综合素质: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三基训练,对法律意识、危机意识和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责任心[3]。②安全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强化安全意识教育,积极寻找产科病区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求所有的护理人员均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各种技术操作,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③服务质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改善服务态度,使护理人员在能对产妇的身心进行有效的护理;护理人员要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病区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护理人员自身安全的保护,尽量减少和避免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发生,将护理安全隐患和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3)产妇方面:①健康宣教:采用宣传手册、画报、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关于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对分娩中的宫缩、呼吸、体位、饮食,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产妇的依从性和配合度。②心理干预:介绍产妇无痛分娩、介入治疗等现代产科医学技术,本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等,一般不会出现剧烈的分娩痛和异常情况,消除产妇恐惧焦虑额不良心理。③正面劝导:对少数特别关注胎儿性别和健康、选择新生儿出生时间的产妇及其家属,既要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必要时要进行正面劝导,降低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康复过高的期望值,降低不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的产科异常率、护理纠纷率、护理不良事件率和产妇满意度等指标。

2 结果

两组均无围产期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发生。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的产科异常率、护理纠纷率、护理不良事件率和产妇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安全管理前后护理相关指标的比较[n(%)]

3 讨论

在医院的各科室中,产科是高风险科室,随着社会的进展,人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的增强,对产科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产妇是一种特殊群和非常的护理对象,母婴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旦受到影响,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事故和社会矛盾,产科的风险高于其他临床科室,不安全的因素显著增高,社会和医院对产科护理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对产科病区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主要有医院建设、护理人员和产妇等方面,根据分析结果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主要从加强医院环境安全、制订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维修,注重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安全责任心和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和正面劝导等方面着手,显著降低了产科异常率、护理纠纷率和护理不良事件率,提高了产妇满意度、产科病区护理的安全性,使产科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提升。

猜你喜欢
病区产科仪器设备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