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住院护送中的应用效果

2018-03-03 08:28张力陈明慧姜颖通讯作者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危重急诊科纠纷

张力,陈明慧,姜颖(通讯作者)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急诊医学科,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妇产科,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急诊科危重患者具有病情急、危、重等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极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基于现代社会发展及医疗发展的不断推动下,打破传统护理模式,全面建立有效的新型急救措施,是作为未来发展护理工作的必然趋势[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2 例危重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后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17 年1 月截止到2017 年12 月在我院急诊科收入的102 例危重患者按照本次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参照组51 例及研究51 例,其中参照组男26 例,女15 例;年龄28-75 岁,平均(49.52±2.01)岁;研究组男24 例,女17例;年龄26-75 岁,平均(48.26±2.01)岁;纳入标准:以上家属均知情下同意参与本次实验,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允许;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疾病及不配合本次护理者。各组资料进行比对后,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给予常规绿色通道及常规护理等。

1.2.2 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①转运前,护理人员应先评估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并预先通知转运科室做好交接工作。②转运中遇到突发事件应具备应对能力及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力,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或引流管,严格遵照稳、准、轻原则进行护送,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抢救。③转运后,做好交接工作包括心理因素、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着重交待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2]。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送时间(<20 min、20-30 min、>30 min)、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送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送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对[n(%)]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规范化、全面化、科学化为一体的护理服务模式,亦是一种要求护理人员统一目标,提高医院服务口碑的重要护理手段。全面以“患者”为思想内容,尽全力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对我院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综合能力、自我防范意识,体现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爱心,进而减少了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深得患者及家属一致好评。

本次实验证实了研究组患者各个护送时间段分别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护理纠纷发生1 例,占总发生率的1.96%,参照组患者预后护理纠纷发生9 例,占总发生率的17.65%,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08%,参照组患者预后对护理满意度为84.31%,P<0.05,这与 赵佳丽[3]在研究报告中的结果基本一致。总而言之,针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选择优质护理服务获得的护理效果佳,值得借鉴与推广。

猜你喜欢
危重急诊科纠纷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误帮倒忙引纠纷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