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创新

2018-03-03 15:50湖北省钟祥市双河小学徐梦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狐狸想象

湖北省钟祥市双河小学 徐梦茹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道门槛,是培养学生的最基本阶段,不仅影响着教育目标,还影响学生今后的思维方向。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已经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探索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一、合理利用课堂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想象思维的中心学习环节,想象渗入到思维中,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思维。想象进入语文教学与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

1.利用教材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时,一方面要唤起学生联想,边度边思考的习惯,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人要在脑子里呈现出来,最好构造成一幅画。另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那些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这个画面。如《桂林山水》一文中,写桂林的水,静、清、绿得特点,分别用了几个分句,并运用一系列的手法来突出这些特点。写桂林山,奇、秀、峻的特点,分别用我们周围的事物拿来作对比。老师可以在这些部分充分利用这些语言上的特点,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在自己的想象中去学习课文。

2.讨论关键词语的内涵,激发学生想象

语文课文中许多词语的意思不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需要结合课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等去揣摩。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该词句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利用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中: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地潭水……这句话就很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老人的眼神是复杂的眼神,从眼神中可以看到许多东西。完全可以展开一个探讨会,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去,积极思考,讨论。最终,从学生的讨论结果中去发现问题,通过讨论让学生的想象思维发挥到极致。

二、挖掘教材中得创造性素材,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地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元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文中曹冲称象的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还有没有别出心裁的方法。可以慢慢启发学生,石头太笨重,要一个个搬来搬去,又不会自己走动,可不可以换成其他的东西呢?老师可以慢慢诱导学生,让在场的人一个个个走到船上去,直到水到刻线为止,人在下来,把每个人的体重加起来就可以了。这样就升调了搬石头这个麻烦的步骤。这样与众不同而又实际可行的办法就这样在启发诱导中诞生了。再比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可以提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三天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故事的结局会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前将诸葛亮的计划告诉周瑜,事情又会怎样呢?就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全方位,多视角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质量。

三、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探究,发现的环节。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教学形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引起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探究雨发现,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是学生可以自己对课文有所见解,明白重难点的所在。对于学生的见解要给予评价和肯定,在鼓励中学生得到满足和自信。另一方面,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被人的思路中得到理解。在讨论与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锻炼和成熟。

四、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建构图文并茂的教学理念

课文中很多内容并不是学生都可以接受的,这时把画面融入到教学中,可以大大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抽象的语言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图导思,教材中的插图出了画面上除了够看出来的意思,还有许多弦外之音。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画面深入思考,配合文章重点段的描述,以领悟文章中心。如《丰碑》文中插图可与第七自然段结合教学,通过图画和文字,直到学生透过军需处长的神态、动作、衣着等深入剖析。联系上下文描写,体会天气冷,以及军需处长献身革命的精神。

2.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思维

语文学习中得主旨可能不止一个,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主旨求活,求出创新。教学《狐狸与乌鸦》一课中,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胡言巧遇所迷惑。这样就可以了,也是普遍得到学生接受和认同的。而现在新的理论应该同中求异,激发学生新的观点和看法。老师可以从护理的卡通片入手,引导学生对狐狸的全新看法——聪明。这篇课文说狐狸狡猾,是在不是客观公正的,这个观点是从乌鸦的角度来看狐狸的,把乌鸦当成弱者,是站在同情乌鸦的立场上去抨击狐狸。假如让学生换个立场,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结果可能就大有不同了。无疑,这样学生的穿造型思维就慢慢得到培养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会被激活,创新能力会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狐狸想象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快乐的想象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按图索骥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思考问题要全面
狐狸和猫
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