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激趣艺术初探

2018-03-03 15:50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一实验学校钟碧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乘法小明蛋糕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一实验学校 钟碧花

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的,如果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好成功,那么他就能坚持不懈地继续学习直到成功。即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首先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导入新课中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第一步。

1.故事激趣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在引入新课时,把数学知识贯穿于故事之中,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引入新课,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非常集中。

2.猜谜激趣

猜谜语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形式,他形象、生动,而且有趣。以这样的形式导入新课,显得既新颖别致,又富于趣味性和吸引力。

3.情境激趣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的有效措施。

4.设疑激趣

“思源于疑”。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启迪思路的疑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激趣

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后,如果教师不因势利导,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消失,思维的火花就会熄灭,若能趁热打铁,就能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保持长时间的集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以美激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尤为如此,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生动的讲述,漂亮的板书,潇洒的粉笔字,自然的教态,得体的动作,以及精致的教具,美丽的图案等却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他们兴趣横生。

2.操作激趣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动手操作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架起桥梁,而且符合他们好动的特点,使他们学有乐趣。

3.直观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直观教学已不再是以前的对一些实物教具的展示,对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越来越展现了其中的重要性。

4.规律激趣

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是数学知识的魅力之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数学规律这一内在的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时,我出示这样的一组题目:12×11、23×11、36×11、49×11……先让学生笔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提问:“以上的题目有没有更为简便的算法?谁能不用笔算,很快说出得数吗?”这时,我顺势启发点拨,引导学生找到规律。然后,我又出示类似的题目,学生很快的就算出了结果。当他们发现计算这样复杂的题目,只要运用规律就能迅速的得到解决时,顿时眉飞色舞,充满了对数学“规律”的兴趣。

5.歌诀激趣

歌诀,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但乐于接受,而且易于记忆。

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如何将一道连加算式改写成一道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改写的方法,我在直观演示的基础上编写了歌诀,并谱上曲子给学生教唱:“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来计算,一找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前;二数相同的个数写后面,同学们要牢记这两点。”没想到,此哥在同年级的学生中迅速传唱开来,以至于几年后的今天,学生仍记忆犹新,这也算是“愉快教学”吧。

三、练习设置中激趣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从练习中可以反馈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重复、枯燥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反之若能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练习内容和方式,却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1.游戏激趣

低年级小朋友很爱游戏活动。为了避免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经常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寓教于乐,以趣促思,以思分散,并且注重全体参与。

2.一题多变(解)激趣

一题多变(解)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克服思维定势带来的消极影响,而且能使学生从解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一题多解的乐趣,领会到数学那奥妙无穷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如下面的应用题既有趣,又富有思考性。(1)小朋友排队走,小明前面有3人,后面有2人,这支队伍共有多少人?学生回答:3﹢2﹢1﹦6(人);(2)小朋友排队走,从前面数小明是第4人,从后面数小明是第3人,这支队伍共有多少人?一部分学生回答3﹢2﹢1﹦6(人),一部分学生变换思考角度,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回答为4﹢3﹦7(人)。

3.悬念激趣

结尾时留有悬念,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欲止而不能的状态,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已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犹存”,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结课的: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理解,请同学们回答本节开始所提的问题:“一块蛋糕,爷爷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表达吗?当同学们回答:爷爷吃了1/2,爸爸吃了1/4,小明吃了1/8后再追问:这块蛋糕还剩多少?谁吃得多?谁吃得少?为什么?当同学们不能回答时,教师就说这些知识等到下节课学习之后就能明白,同学们先回去想想,看谁最聪明!

总之,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做到寓教于乐,以趣激学,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

猜你喜欢
乘法小明蛋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明照相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做不到
创意蛋糕
切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