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治课堂绽放思想的美

2018-03-03 15:50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武乡中学校董艳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想生活文化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武乡中学校 董艳霞

从2010年10月份调入一中,随着课改的号角,我就踏上了征程,先后去过泽州、平顺、尖草坪观摩课堂教学,看着生机勃勃、展示思想碰撞美的课堂,我喜欢上了这样的课堂。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在思考:我们的教育真正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让学生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改变一下生活状况,那我们的教育有点肤浅,我们的课堂也有点功利。如果把学生看着一个有灵魂、会思考的人,把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融入我们的课堂,着眼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才是社会性的教育。尤其对我们政治课而言,如果一节课仅仅是机械地传授知识,没有思想内涵渗透其中,那就是一节没有灵性的课,缺乏生机的课。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写了些肤浅的总结,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育理论和课堂实践相结合

有些教育理论,是教育专家从科学的角度提出的,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有些教育理论,是一些资深的一线教师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并运用于教学尝试的。这就好比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也许我们就能够少走许多摸索的路,甚至是弯路,我们何乐而不为。但在学习的时候不能照抄照搬,得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另外不能停留在模仿别人的层次上,那样是不会长久的,这就要求对教学进行不断地创新。

二、教师要用思想引领学生,用厚重的文化孕育学生

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未来的生活,我们不仅仅要教会他知识,还得教会他如何用知识来评价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穷的人,一个能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世界的人,才能成为一个能思想的人。”这就要求教师用深刻的思想去引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使课堂洋溢生命的光彩和智慧。以厚重的文化孕育学生,学生是国家的明天,作为一线教师,不管我们能影响学生多少,都有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作为政治教师应多从我们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融入教学,培养学生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比如在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时,教学设计的思想引领为:首先让学生在心底奠定中华文化有许多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思想,然后引领学生用宽阔的胸怀接受优秀的外来文化,但必须守住中华文化的根。最后在视频朗诵《少年中国说》中结束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那种充满激情的场面,明确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路上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选择时事性的、触动心灵的材料展现立意

如果立意是整个教学设计的论点,选用的情景材料就是论据,得很有力地说明了自己所定的立意。选取的材料尽量是时事性的、触动心灵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能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形成共鸣,学生学过之后会在心里留下痕迹,在情感上也会有所触动。比如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一课结束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当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通过感人肺腑的场景和事迹的介绍,不仅让学生感知了人性的伟大,体会了社会的正能量,还为他们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打下一个基础。

四、教学设计应带有一定的逻辑性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与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逻辑建构的能力是学科教学基本的能力培养要求,这种能力的提高要求我们平时的教学设计需要注重逻辑性推理,用过渡性的语言让教学环节能层层递进式的进行下去。这样的教学一方面条理清晰,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的设计,以本班班长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导入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分析班长文化生活哪些是喜,哪些是忧,并分析出现喜与忧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怎么解决文化生活中的“忧”,最后指出面对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特点,国家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

五、注重课堂生成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应该允许有超出我们预设之外的不同观点,在解决生成问题的时候,很可能会让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曾经我认为好课是水到渠成的,但经过实践认识到,一节好课往往是跌宕起伏的,应该有升华的,这就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比如在上《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课时,课本对解决劳动者就业只从国家和劳动者角度进行了论述,我也计划这样进行,可上完这个知识点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过商品是劳动者在企业中生产出来的,那企业在解决劳动者就业上有没有责任?”当我引导学生讨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他们也懂得了要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寻求知识落实与“三观”教育的平衡点

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知识的落实是不行的,但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如果培养的人才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知识越多危害性往往越大。人们常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德才兼备才是精品”,知识的欠缺进入社会是可以弥补的,但心灵的缺失却是可怕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在落实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把思想和情感显性化,那怕是负能力的观点,这也给了我们可能让他改变的机会。比如在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时让大家辩论是该抵制洋节还是引进洋节,在辩论的过程中就会活学活用了文化传播、交流、发展、创新等知识点,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正确的态度是什么。辩论会观点与冲突与碰撞让学生懂得:我们可以过洋节但必须适可而止,更重要的是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坚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于教学这个琐碎而又艺术的工作,既要抬头仰望星空,还得低头走路,我愿意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一如既往,用心去点亮学生求知的眼睛,用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感染学生,用积极生活的人生态度激励学生,让政治课堂绽放出思想的美。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总结,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思想生活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