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秋山
——我的山水情结

2018-03-03 15:50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便益初级中学徐子富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5期
关键词:墨色山石选材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便益初级中学 徐子富

秋,我喜欢的季节,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而令我想不到的是这诗意随之而来,并带给我“白云秋山”的山水情结。作为一名平民草根之人,在物欲横流,自我意识过于膨胀,灵魂找不到栖息之处的今天,能有心去仰慕、追逐这些圣贤之道,应该是自己前世的造化了,我深感足矣!

一、创作构思

构思是指作者孕育作品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它是决定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将生活素材在头脑里加工成全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它包括立意、选材、确定表现形式等,其核心内容是立意为象,既确定作品表现的主题,而主题内容各式各样,有的简古,有的奇幻,有的秀美,有的苍老,有的淋漓,有的雄厚,有的情逸,有的余味……不论何种意境的营造需经历一个以情观景、触景生情、寄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奇妙境界的过程。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提高构思、立意能力的根本途径。

二、选材与构图

选材的恰当与否,构图如何直接影响到意境的表现。山水画的题材主要是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辅以点缀车马、房舍、舟桥、人物等,同时因地域环境、四季、气候的不同,自然景象变得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加之通过山水画特有的构图形式进行表现作者的意图。而具体到一幅山水画中所能描绘的对象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作者要善于精选物象(题材)巧妙经营位置(构图),以实求虚,以有求无,以真求神,把无限寓于有限之中,才能营造出“象外有象”的有“意境”的艺术作品。

构图是指画面的布局,它乃是形式的组织,构图规律则是形式组织规律的外壳。是创作的重要环节。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顾恺之十分重视“置陈布势”,谢赫则把“经营位置”作为“六法”之以载入画论,而唐代张彦远更是提出了“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由此可见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位置。

山水画的构图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法则。如主次、均衡与呼应、开与合、空白、虚实、明暗、藏与露等。题材选定以后,需经过概括、取舍、夸张等艺术加工手法,采用相应的构图方式,把物象巧妙地安排在画面中。题材与构图方式的不同能营造出情境各异的意境。马远、夏圭的“金角银边”善于利用“边角”剪裁精巧,开创空灵化格局,形成“清旷空灵、精巧怡奇”的意境美感。同为北方山水画派的李成、范宽因其选材与构图形式的不同,加上笔墨技法的差异形成一“文”一“武”的风格表现不同的意境:李成常画北方一带的雪景寒林,多为平远构图法,给人以气象萧疏、烟林清旷之感;范宽则皆写秦岭峻拔之势,大图阔幅,山势逼人,营造出“峰峦浑厚、势状雄强”的意境。

三、绘画语言的确定

绘画作品的内容最终要通过一定的绘画语言,才能表现成为可视的感性形象,也是营造意境的具体艺术形象。山水画的绘画语言也是运用点、线、面、色等视觉造型语言。其中点、线、面等造型语言主要通过中国画特殊的工具(毛笔)和材料(墨、纸)及表现技法产生的。

笔墨技法在山水画的意境营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画中的山石树木点景均有一套完善的程式,如画山石有披麻皴、斧劈皴等多种皴法;画树有“仰为鹿角、俯为蟹爪”等造型方法。用笔非常讲究,要求用笔有起伏,起伏又有折、叠、顿、挫、婉转之势,即用笔要“活”,“活”才有“生气”。而用墨则要注意画面的层次,不能墨色不清,墨色要浓淡相宜,或以浓破淡,或以淡破浓,浑然天成,如画家要想画出苍茫的山气和浑厚的山体,就要通过墨的气骨来表现。色彩也是影响意境营造较为活跃的因素。“随类赋彩”是山水画设色的基本准则,山水画着色方法多样,用色应随机应变,才能画得有生气,有利于意境的营造。

⒈画水要注意水纹向上弯。

⒉注意整个山势脉络的处理不要太乱,使之流畅。

⒊画树要壮美一些,在大的山势中树不能画的太瘦弱。

⒋画山石,首先要了解山石的结构,要画的松动而有变化,松中求紧。

笔墨上还要多做练习,树、石、水流等最终求的为形成画面的最终美感打基础。它使创作出的作品不是真实的描写,而是创作者自己的艺术处理,让观者进入自己的画境中。

四、最后的整理与反思

整理画面时还发现有很多问题,并在补救过程中,有些反思值得总结:

(1)画面的整个色调有些地方不统一,于是把整个一幅画面进行了色调在加工并补给比较主体或近景部分颜色。

(2)然后,感觉有些颜色遮住了墨色,使原本较深的墨色变淡,这还要再一次进行墨色的加工,也要体现用笔,拉开虚实关系。

最后要对整个山水画打上一些点,避免空洞,打点时要注意一些近处的远处的有所不同,墨色上有些不同,排列上有些不同,等等,要有所变化。

山水画《白云秋山图》作为一次完整的创作必然会暴露一些问题,比如主题表现还要进一步加深,对整体画面的把握不够周全,还好几次都不知如何下手,以及在表现技法上运用的还不够成熟与预期效果有点出入等等。一个问题的出现与解决,随之情绪升降,精神弛张,几个月以来,已经习惯将创作做为生活重心,而当今看它完整的呈现在面前,成就感油然而生,不只为自己,也为周围的同学,仿佛我们已经可已独当一面。

五、总结

我的创作算是顺利的完成。自己真的进入了创作的状态。有那种涩甜的感觉:早起晚归,洗漱时“一块块山石”在眼前晃;心中只是想怎样解决画面中出现的问题。怎样使画面处理的更完善——塞满头脑。感觉像被装进器皿他事都无法左右自己。这个过程像浸在“酸甜苦辣涩”的瓶里。遇到困难老师不在身边时很辛酸,很无助,身心疲惫。当克服掉一个小问题时,兴奋喜悦涌向心头。最大的收获,是这段时间山水画提高的很快。不仅使我顺利的完成创作,更重要的是山水画方面的知识得到充实和巩固。还要特别感谢教过我的老师,使我没有走太多的弯路。还要感谢身边同学好友的相互鼓励。徐徐的夏风,淡淡的走过。每个人都在努力收获自己的果实。生活在这一刻格外的快乐。挥挥手告别与迎新下一段途程。

猜你喜欢
墨色山石选材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观音送子图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全山石
渴望
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